城市更新与风貌保护的国际经验与上海实践
2021-10-29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
2021年10月29日下午两点,“上美讲堂”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王林教授,为上美学子带来题为《城市更新与风貌保护的国际经验与上海实践》的主题讲座。
王林,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博导,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责任教授、城市更新保护创新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研究学者,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从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16年,曾任上海市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市风貌处、总规处处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她直接参与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郊区发展战略及城市中心区滨水地区再开发等多项规划、研究及管理工作,并负责上海市历史地区与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及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工作。她担任的学术兼职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历史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市土地学会委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欧美同学会哈佛校友会副秘书长、城市土地学会全球理事等。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城市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在王林老师看来,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开始进入以存量开发为主的内涵增长、与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和活力激发的创新发展阶段。
“城市更新”是在“城市中建造城市”。是城镇和乡村内在的自我调节和生长。是城市迎接不断变化、解决自身不足的自我提升。是城市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是永恒的主题。但另一方面,城市在最初建设时仅满足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我们对其有了新的功能性要求,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城市对于功能的更新是深刻的,是无所不在的。
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19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60%,作为国际城市研究来说,这已经进入到城市化的后期,面临着常态化的经济增速变缓。紧随其后的是数字化网络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对遗产保护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得我们必须去思考,如何在当下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城市?如何多方位的把保护放在当下,融入城市生活和百姓生活,一种更高质量的城市更新等待我们去探索。
王林老师认为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核心概念都是“尊重”。即在做任何一个地区的改造和发展时,要先充分地调查研究,了解改造区域内的历史人文,甚至一定程度上去思考是否唯有通过拆除重建才能将这一地区复兴,有没有更智慧、更好的方法。
王林老师以纽约、伦敦、旧金山等城市更新的经典国际案例,对上海近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机生长的城市更新与风貌保护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与思考。西方国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一样有着过度扩张、历史被摧毁的情况,在对“城市该如何做”的反思过程中,艺术、文化、历史保护等学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作为拼接城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轨道交通的建设,这为上海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打下了非常坚定的基础。但同时,上海城市更新过程中土地无法再扩张,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亟需以更具活力的创新支撑、更具魅力的人文支撑和更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作为目标。于是,上海选择在“城市更新”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科技与文化两种元素。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交通都是重要的,但两者间的平衡意味着我们往往要做出取舍。“街道可漫步,城市有温度”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实现路径。通过上海衡复风貌保护道路、黄浦江苏州河、莫干山路M50工业遗产等案例,王林老师与现场同学探讨了如何以精细化城市设计、人性化街道空间,保护城市街区风貌、提升文化性休闲消费;激活城市活力,塑造人民性共享空间,实现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人民城市目标。
上海衡复风貌保护道路
M50鸟瞰
M50转型发展历程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更新
城市到了逆生长的阶段,城市更新和未来都需要更多地从政府主导到民间主导,再到多元合作。经济上要有利于城市功能提升;文化上有利于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社会上有利于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关怀弱势群体;环境上有利于城市公共景观品质。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它一定是更包容、更创新的。
讲座最后,王林老师谈到作为设计师一定要重新思考,重视城市的过程。不但要追求精细化的治理,还要有文化、有温度的人性化管理。我们经常谈“要共树新时代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共建新时期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对这句话的思考就是我们作为设计师、艺术家能不能够让精细的城市设计建设人性化的空间,塑造街区风貌,提升艺术性的文化消费,其实艺术是改变城市生活、激活城市活力、塑造人民性的共享空间。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同学:王老师您好,上海的很多地方我以前还是会去一下的,但近几年发现一些地方实在是过于商业化了,已经没有再去的必要了。您怎么看待上海人不去上海的这些地方?
王林:我和你的感受一样,像田子坊我现在也不怎么去了,以前我很喜欢带朋友去。我们很多时候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艺术在前面打前战,例如艺术家和艺术家机构帮老百姓推选一些机构入驻,请过很多教授、团队做过店铺的标识系统,所以2015年的田子坊我是最喜欢的。但当文化艺术打下基础以后,就要开始面对经济了,因为艺术文化肯定是付不起这样的租金,所以它越来越商业化。这点上我们也在思考,将来有没有社会机构可以保持这个空间,政府有没有可能介入和引导。但是一句话,因为这个地方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所以老百姓的选择最后往往是根据经济。
田子坊的更新与社区复兴
有时候单靠市场是没有办法保证文化艺术的,所以大家知道M50是政府给予一块土地作为艺术文化用地,没有把它商业化,其实这是政府政策的扶持,政策的扶持对于一个地方,对于艺术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国家有很多这样的政策,所以我想在今后的城市更新里面,或在城市发展里面你们也会去研究经济如何通过多元主体(艺术家介入、艺术机构、基金会、政治等)实现文化艺术在一个地区的长久持续发展。
我觉得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没有解决的。我觉得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面临或者说正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政府也希望有更多有情怀的开发商能够介入,有更多的艺术机构能够一起来帮助城市实现更美、更艺术、更健康的一种发展。当然,我们可不可以有更多这样的空间来承担原来在田子坊需要的功能,更理智、更开放?或者说上海需要更多的“田子坊”,我觉得上海是可以做到越来越多的空间来承担这样的艺术功能。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