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请齐白石北京艺专当教授——兼谈艺术史乱象的梳理与考证

2021-12-06

622372c6415bd.jpg


2021年12月6号,美术史论家林木教授应邀来到上美讲堂,开讲“是谁请齐白石北京艺专当教授——兼谈艺术史乱象的梳理与考证”。林木是四川大学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原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二、第三届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首届及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终审评委,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二十世纪卷分卷主编。出版有《论文人画》《明清文人画新潮》《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等十余部著作,主编有《中外美术史》(高等教育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 等多种著作,著述千万余字。学术研究涉及古代与现当代美术史。


622372d74e394.jpg


作为木匠出身的齐白石被北京艺专聘为教授,一直是20世纪美术史上的一段具传奇色彩的佳话。但在齐白石受聘当教授的故事中,一直流行多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且这些版本中的若干情节又互相混用穿插,文学性的想象与史实的描述相交织,加上不同版本时间的严重错位,形成扑朔迷离混乱纷纭之乱象,而混乱又集中在1927-1928年两年的时间段。林木教授对这两年中的相关史实及其研究进行了梳理,尽可能还原历史之真相。同时以此历史事件为依据,并联系美术史上其他多种混乱的史实,针对艺术史研究中的考证与史实梳理之方法与角度做了分析与发挥。


622372e299d78.png

齐白石作品《寻旧图》


【他人传记中对齐白石艺专任教的记载】


廖静文在《徐悲鸿的一生──我的回忆》中的描写为齐白石初任教授的故事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他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1929年徐悲鸿 “三顾茅庐” 请齐白石出任教授的生动故事,在该版本的故事中,徐悲鸿是把这没人知道的木匠直接提携成当时全国唯一的国立艺术学院教授的伯乐。另一版本则是1927年林风眠就已请过齐白石去北京艺专任过教,这段故事在刘世敏的《艺海逆舟──林风眠传》和郑重著《林风眠传》中都有相同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林浩基《彩色的生命──艺术大师齐白石传》所描写的1927年段林风眠校长请齐白石任教的细节,与廖静文“回忆”的1929年徐悲鸿请齐任教的细节,又几乎一模一样。两个相似故事中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齐白石的态度。廖静文笔下要当教授的齐白石感激涕零几要下跪,自尊心都要丧失,比较地符合从地下突然被拉到天上时难以承受的巨大心理反差;而郑重、林浩基们笔下的齐白石早已名满天下,只是面对任教的邀请,高兴之余又有对教学效果的真正担心。



齐白石自传中对艺专任教的记载


林木教授认为他人写的传记可能有互相抄袭乃至文学想象之嫌,如果去研究当事人的说法,即根据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白石老人自传》的说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齐白石是应林风眠而不是徐悲鸿第一次邀请而在北京艺专任教的;齐白石应林风眠之邀在北京艺专任教的时间是1927年而不是1929年;齐白石首次应邀的如上多种故事细节皆因林风眠首邀而起,如对教学效果的担心,校长的关爱等;齐白石受聘之后,即在北京艺专教书,而且受到学生们的欢迎;齐白石自传中只字未提徐悲鸿邀请他首次担任北京艺专教学的情况。由此可见,齐白石自传中的叙述当是所有相关故事的蓝本,但也留下了许多问题:林风眠在1927年发出邀请的具体时间;林风眠在1927年秋季离开北京艺专后齐白石是否仍在任教;齐白石1928年段自称“我的名义,也改称为教授”的具体含义等等。


6223731bf40c6.jpg6223731c150d7.jpg


【林风眠1927年聘请齐白石任教之史实】


林风眠邀请齐白石也已不是礼贤下士而是思贤如渴。齐白石的作品在1922年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上已经独领风骚,名声大振,1927年5月1日开幕的林风眠举办的北京艺术大会也有齐白石的作品参展。在林木教授看来,当时已到“天下之知名”地位,且特立独行至有“燕山三怪”之别号个性特强的齐白石,决不至于受宠若惊到廖静文描述的如此可笑之失态地步。从当时的多种资料可以得出结论,齐白石在5月至10月之间接受了聘书并参与了授课,林风眠于当年秋天辞职南下时,齐白石聘书未到期,当然,齐白石此后是否继续任教于北京艺专等问题,需要结合徐悲鸿的经历进行进一步考证。


62237336b0645.png

当时报纸对北京艺术大会的报道


【1928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之历史】


根据林木教授的考证,徐悲鸿也的确聘用过齐白石。有现藏北京画院北京大学1928年12月3日给齐白石的聘书为证:“由本年正式开课起至民国十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但据齐白石自己所说:“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由此可见徐悲鸿“三顾茅庐”的事实也是有的。关于1927-1928年齐白石是否辞聘离职的问题,林木教授表示,在《白石老人自传》1928年段中,他自称,因为“艺术专门学校改称艺术学院,我的名义,也改称为教授。”而此前,他被林风眠聘的是“到洋学堂去当教习”的“教习”。从齐白石由1927年的教习在1928年改称教授,可见他在1927年秋林风眠走后应该并未离职,现在也没有具体材料能够证明林风眠走后齐白石也随之辞职。而具体教学的情况在齐白石自传中已有生动介绍,更没有接受了教习聘任却从未教过书却能改称教授的。


622373546b362.jpg

聘请齐白石出任教授的聘书


接着,林木教授提出1928年徐悲鸿对齐白石的聘用当为续聘或再聘。徐悲鸿曾说:“吾于十七年秋间为李石曾约长北京艺校,月余,将艺校改为艺术学院,曾三访齐白石,请教授于中国画系。时白石年六十八,其艺最精卓之时也。”而齐白石1927年段曾自称:“校长林风眠,请我去教中国画……林校长和许多朋友,再三劝驾,无可奈何,只有去了”,及“艺术专门学校改称艺术学院,我的名义,也改称为教授。”林木教授又根据之前的推论,即林风眠邀请齐白石任教且齐白石也接受了聘请,“只有去了”已是铁定史实的情况下,最好的解释或许是在接受林风眠1927年的邀请并聘用之后,齐白石在一年一聘的连续受聘中一直干到1937年自己辞职为止。因此,十年中每年都应有一次聘用与受聘的续聘程序,1928年底的某次续聘就真的沒什么特殊可记之处了。这是何以齐白石私下以诗歌的方式认可徐悲鸿三顾茅庐请他任教,而在目的就是要公开出版的齐白石自传中对徐对自己任教的续聘却只字未提的原因。倒是齐白石一句“我的名义,也改称为教授” 虽轻描淡写,但实则不无得意,故必须记录。齐白石从1927年一直干到1937年,自状略“丁丑以前,为…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数年”也就好理解了。


62237378e1792.jpg


【关于齐白石任教授事件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林木教授得出了他对于整个事件的结论:

一、林风眠1927年6月聘任齐白石为北京艺专教习。聘期按当时聘任规矩当为 1927-1928学年一年。此事对齐白石意义很大,所以被详细的记载在《齐白石自传》里。

二、1928年9月,大学委员会北平分会成立,民国教育制度统一规范,以前的教习已改称教授,这就是《齐白石自传》中“我的名义,也改称教授”说法的由来。由此可见,齐白石也并未因林风眠1927 年秋季辞职而辞职。其“教习” “名义”也在1928年9月以后,自然的改称“教授”。

三、1928年10月到同年12月,徐悲鸿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此期间续聘齐白石为该校教授。任期为1928-1929学年一年。聘书为北平大学校长李煜瀛和副校长李书华所签署聘任。

四、齐白石在北京艺专任教从1927年一直到1937年(丁丑年)日本人占领北京为止,不论林风眠和徐悲鸿在与不在,中间并未停顿。而续聘则是每年都有的例行公事,即使院长人事变动也大致如此。这显然也是徐悲鸿对齐白石的续聘,在《齐白石自传》里只字未提的原因。


622373a7b829f.jpg622373a7d8ed7.jpg


【艺术史研究中的考证与史实梳理之方法与角度】


一、收集相关素材,尤其是原始资料,这是考证和梳理历史线索的最重要的手段。在今天互联网发达的时候,这个工作做起来相对容易。例如齐白石任教北京艺专,就有廖静文回忆徐悲鸿,多种徐悲鸿研究,采访林风眠的实录,齐白石传记,齐白石自传,齐白石口授的,和他亲笔写的,比较他们的异同,注意口述历史中的错误与作假。

二、提出质疑和假设:用最严格苛刻的诘难,提出质疑和假设,例如蒋兆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流民图》创作与展览质疑。

三、回答质疑和假设的时候,注意材料运用与理论分析上逻辑的严密,尽可能做到无懈可击。


622373bad42aa.jpg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622373ccd5077.jpg



同学:请问您如何看待艺术家的性格、人品与其绘画水平之间的矛盾与联系?



林木:中国艺术一般讲究人品和画品的统一。例如林风眠先生便是忠厚实在的性情中人代表,他的绘画优美、抒情而又富有诗意,他执着于探索“中西融合”的道路,可以说他就是人品和画品统一的最好体现。但凡事也都有例外,例如作为宋宗室而侍元的赵孟頫便不受到父老乡亲的待见,他在苦恼之中便只能全身心投入书画创作,以书画创作寄托其矛盾与愧疚的人生。其书画作品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脱出世,追求陶渊明的境界,他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画隐居的意境,但其想隐居的生活目标却不为当时的元廷同意,只是在去世前才得到告老还乡的安排。总的来说,人品和画品之间尽管会存在一些矛盾,但还是存在着极强的必然联系,有时候也许需要进行仔细分析才能找到其中的矛盾与和谐之处。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13b094931800.pn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