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的图景——第三只眼睛
2021-12-17
我们的感知器官,除了眼、耳、鼻、舌、身这物理性的五感之外,还有一个非物理性“意感“存在,这个“意感”仿佛一只特殊的第三只眼睛,它同样可以明白无误地接受和转译信息,是创作环节中最重要的感知系统。
2021年12月17日,当代艺术家胡介鸣老师来到上美讲堂开讲“反刍的图景——第三只眼睛”,介绍如何在方法论上运用第三只眼睛的功能以提高艺术创作和欣赏能力。
胡介鸣,生活工作于上海,从事新媒体、影像装置、摄影艺术作品创作并参与展览。主要展览有:01010技术时代的艺术(旧金山现代与书博物馆200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2018);共时胡介鸣个展(香格纳画廊北京2016);观念形式和日常化第三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深圳2019);14天胡介鸣个展(外交公寓12号空间北京2020)等等。
【主题解读】
胡介鸣老师首先对讲座主题进行了解读,“第三只眼睛”作为物理的身体器官其实并不存在,但是它却作为感知系统的出点而存在,是一种心像层面体悟的非物理性器官,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感觉条件。反刍原本是指牛等动物再次咀嚼半消化食物的过程,所谓“反刍的图景”便是指先把信息储存,然后再进行反思和联想,得到全新的感悟,胡介鸣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反刍的图景”,阅读到“灵韵”层面的信息。目击、经验观测、价值判断、动情和联想这五个步骤围绕图景展开,是一个无序的循环过程。在胡教授的工作中,他者和自我难以区分,同体存在,在图景反刍的过程中两者互相切换转接,形成“搅拌状态”。
【创作案例分析】
《美多撒之筏》是胡老师创作于2000年的一件“跨时空图景反刍”作品,它是仿照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进行摄影手法的再创作作品。
胡介鸣 《美多撒之筏》 2000年
作品《1999-2000》是创作于1999年的一件“特定时空的图景反刍”作品,它直接挪用跨世纪的一天时间内在中国所能接收到的电视节目和互联网信息,将其制成20-30厘米的照片,并复制到90*500的透明菲林片上,再将这些菲林片组成7米宽、8米长、5米高的信息迷宫,迷宫上方播放着不同频道节目的声音,观众在这迂回曲折的迷宫中能充分体验信息量化的感受。
胡介鸣 《1999-2000》 1999年
《向上向上》是创作于2003年的一件“公共场域交互图景反刍”作品,它用电视机在美术馆建筑外墙上摞起一根类似纪念碑的柱子,在电视屏幕中现实四个年轻人从底部艰难攀登,消失于顶部的画面。在攀登过程中,攀登者与外界声音会产生互动,作出不同的反应,声音消失后攀登者将继续向上。
胡介鸣 《向上向上》 2003年
《几十天十几年》是创作于2007年的一件“过程于时间的图景反刍”作品,采用了光学和化学手段使得日常物品在展厅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变旧。
胡介鸣 《几十天十几年》 2007年
《太极》是创作于2014年的一件“机械动能的图景反刍”作品,它的装置部分是一个由220多根比例放大的人体骨骼组成的生物体,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缓慢自由行走。同时在骨骼内安装了108台投影仪,投射出60年代至今历史现实中“大喜”和“大悲”的影像,影像与生物体的缓慢运动形成叙事关系,在空间中漂移以产生特定的视觉场域。
胡介鸣 《太极》 2014年
胡介鸣教授通过自己的创作案例总结道,作品方案在推进的过程就是反刍图景演变和生成的过程;在新技术语境下图景反刍的空间和路径变得丰富和多样,其方法论尚未成形;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知不同和相同的图景,我们不是简单的图景接受体,我们的头脑中原本就有图景基因存在,当两者相遇结合,新的图景意象便会生成;在表达图景意象的过程中,表达语言系统会对图景意象进行技术性的反刍,这是着落使过程,我们会看清新诞生图景的具体面貌;图景反刍提供了图景对比的可能,第三只眼睛在冥想中可以完成对比和甄别工作;即便作品已经完成,但是作品图景的反刍过程仍在继续,仍会有新的图景生成。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物体造型要素】
胡教授以雕塑和装置艺术家及其作品为例,讲述了历代艺术家和当代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传统艺术领域,雕塑艺术家是一个固定的职业,他们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将各种物质材料雕琢和浇铸成构思中的各种形状。现代主义翻开了艺术史的新篇章,雕塑家的创作空间大大拓展,物体成型的方式,材料的变化,时空关系的拓展等给艺术家带来了创作方式上变革的可能性。上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观念逐渐成型,艺术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物体造型从媒介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具体媒介、虚拟媒介、开放媒介、交互媒介四个方面。关于具体媒介,胡老师指出,纵观现今的造型艺术表现样式,可将物质化的艺术作品和非物质化的艺术作品作一个划分。具体媒介通常指以物质材料作为创作基本介质的作品。这类作品的创作继承了大量的传统技能和工艺手段,评价系统也与传统的标准有诸多联系。常用材料有自然材料、工业材料、现成品、电子产品及有机生化材料等。在这种媒介下,每一件现成品都有它自身的身份和经历,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在它的功能和效用的辐射下,我们很容易找到在观念上联想的途径。
虚拟媒介通常指用非物质元素来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如数字影像、虚拟现实、全息造型、数据算法等造型作品。这是工业革命后期到数字时代所出现的特有造型媒介,它的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开放媒介是基于虚拟媒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多的是指在传播途径上不同于传统的方式,而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和各类社交媒体进行多维度的传播与交互。开放媒介的另一个指向是作品的开放程度,通常这类作品可包容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交互媒介指由计算机程序和外置控件构成的具有交互反馈的作品,例如胡老师的作品《海拔高度为零》。
胡介鸣 《海拔高度为零》
【“动起来”的物体和虚实转化的视觉叙事】
在新技术的介入下,作品处于“动态”的模式已经司空见惯,物体处于“动态”以后,它的生命状态变得清晰可见,我们的感知系统也被大大激发。胡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双向激活的关系,从图像学的角度看,图像被激活意味着图像本身从一个特殊的留存状态转化到了另一种状态,产生了图像自身的“后续生命”。“观念是无形之形,观念造型的完美要胜于物形之美”。
在现实的作品表现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综合媒材”和“尺寸可变”作品,这种在媒材上形成突破的造型艺术表现方式大大地动摇了任何一种传统媒介以及相关的知识技能边界。在当下的语境中,物体造型专业有多重发展方向:新技术的发展给三维立体造型带来了多方面的拓展,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给造型技术提供了精准复制的可能,新型材料和技术给形体塑造提供了可能,数字雕刻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传统材料达到高清晰的造型要求。可以说物体造型专业将大有可为。
讲座最后,胡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若干提升自我的建议。关于完善认知体系,他认为感知系统是多维度思考和表达的综合体,具体包含感觉、知觉、记忆等,要让自己的感和知分别达到对外界事物的个别与整体的认识程度,用经验判断和逻辑推理形成思维能力,并用语言和行为能力将思维活动和结果表述出来。从学习和创作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学习立体物和空间构成的基本原理,物体造型的基本表达方法论,与物像对话交流沟通的能力,整合和运用材料的能力。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各时代各流派的造型特点,衷情于自己手中的任务,不断打磨直至最终完成。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