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道史

2021-12-20

6224287e46607.jpg


中国是书法的母国,四大文明古国只有甲骨文还依稀健在,甚至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国书法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日本,在日本、韩国、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建立起了“汉字文化圈”。


622428bb7a7a5.png


2021年12月20日,书法家韩天雍教授应邀来到“上美讲堂”为同学们开讲“日本书道史”。


6224291594b26.jpg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敬事钟鼎

尺寸:8.3cm*7.0cm*7.4cm

材料:宜兴陶土、高岭土

温度:电窑1260℃


韩天雍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日本岐阜女子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

他在日本讲学近十二年,其间他利用讲学假期在日本考查古寺、拜访高僧并记录、整理素材史料,遂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解读上有独到见解,此次讲座中他从日本古代说起,历数了各个时代的日本书法发展历史。


【日本古代书道史】


62242902e89c6.png


斋部广成所著的《古语拾遗》一书中说:“上古之世,未有文字。”三善清行在《革命勘文》中也说:“上古之事,皆出口传。”可见,日本古代没有文字,语言皆从人们的耳口相传中生成。另一种提法是汉字传入日本以前,则有神代文字。所谓“神代文字”,是在中世末整理朝鲜谚文的基础上形成的。谚文完成于李朝世宗二十八年(1446),它是将子音字和母音字作各种组合排列。神代文字也是子音字和母音字的排列组合,与罗马字缀颇为相似。


【飞鸟时代书法】


据《日本书纪》记载,朝鲜百济国使王仁带来《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是汉字传人日本之始。后来阿直竣、王仁的子孙同化为日本人,作为东西文部住在大和、河内之地,任祭扫、出纳等职。到了推古天皇朝代,日本与隋朝建立了邦交,随着留学生和留学僧的归国带来了中国书法。

当时的书法主要有写经、造像铭、墓志、碑文等,但遗品极少。首先应提到的是:圣德太子注释《法华经》的自笔草稿本《法华义疏》四卷。它有楷、行、草三体,运笔急速,字体圆转轻妙,虽模仿六朝书风,但带有一种民族化风格。


62242927e63fc.png

圣德太子 《法华义疏》卷四

飞鸟时代 纸本墨书 纵25.1cm 横1310.0cm

宫内厅藏


【奈良时代书法】


奈良时代书法艺术在隋唐文化的影响下取得飞跃发展。由于遣唐使、留学生带回唐朝书迹,唐代书风广为流行,东晋王羲之书风备受尊重。

这一时代的书迹从内容上可分为佛像铭文、墓志铭、诗书卷、写经等。特别是与当时的佛教政策相呼应,诸大寺设立了写经所,制作纸、笔、墨,进行大规模的写经活动。当时的书法就是由于写经事业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


《宇治桥断碑》拓本

纸本墨拓(原碑)飞鸟时代

大化二年(646)奈良国立博物馆

礼记子本疏义 卷第五十九

东京都新宿区户塚町 早稻田大学

纵28.7cm  全长642.0cm 唐代(七世纪——八世纪)

622429405a2e4.png

金刚场陀罗尼经 一卷

京都市左京区鹿之谷下宫前町 小川广巳

纵26.1cm 全长712.0cm 奈良时代(686)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的历史分期,始于延历十三年(794)恒武天皇的平安迁都,迄于武士执政的镰仓开幕(1192),即日本上古之末向中世转移的时期。

平安前期虽然在奈良时代通过写经接受了唐朝严整的书风,但只有进入平安时代后,这些书风才深入渗透,进而出现学唐朝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的人。最著名者是所谓“三笔”: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


622429817c405.png

《三十帖册子》

纸本墨书  纵14cm 横14cm

京都仁和寺藏

6224298191ac6.png

光定戒牒  嵯峨天皇

  纸本墨书 弘仁十四年 纵36.9cm 横148.1cm


空海的代表性遗品有:写给最澄的《风信帖》(存教王护国寺)、《聋蓄指归》(存金刚峰寺)、《金刚般若经解题》(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其书风学王羲之,又脱胎换骨而有和风之兆。

嵯峨天皇遗有《光定戒牒》(存延历寺)、《李峪百首》(存阳明文库),学空海而另立一派,有帝王之气。

橘逸势没有留下可靠的作品,传为逸势笔的御物《伊都内亲王愿文》(宫内厅)也是王羲之风格,但笔法上更有个性。上述“三笔”在日本推广王羲之及唐朝书风,一方面促进了汉字书法的繁荣,一方面造成由奈良末期萌芽的假名书法一时间消声匿迹。


622429b01868e.jpg


 “三笔”之后,日本书法在平安后期走向和样化,改变了以前仅仅受中国书风影响的历史,出现永远作为法书典范而被崇仰的作品。在汉字世界,被誉为“三迹”的书家探索和样化之路;在假名世界,出现连绵流丽的假名书风。“三迹”指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三人 。

小野道风(894~966)是最早推进和样化的书家。作为他的代表作而知名的《屏风土代》(御物),是928年他35岁时为在宫廷屏风写大江朝纲的诗而作的草稿,其书风是在王羲之风格的书体上增加圆味。  

藤原佐理(944~998)继道风之后开创独自境地,代表遗作《离洛帖》等。书风相对道风之圆滑而呈现明显的锐角,具有个性。

藤原行成(972~1027)被誉为当时最有成就的书家,代表作有47岁时的《白氏诗卷》和约49岁时的信等。书风平稳圆润,格调很高。道风的书法虽有意识改变王羲之书风,但失之生硬;佐理的书法虽追求个性,但失之安雅;行成的书法有成熟的和风感,运笔的轨迹平稳曲折,合乎观者的心情。“三迹”之中,行成最受推崇的理由也在此。 


622429c1eee56.png

小野道风 玉泉帖

纸本墨书 平安时代 纵7.6cm 横188cm

宫内厅藏

藤原行成 白氏诗卷(之一)

纸本墨书 宽仁二年  纵25.4cm 横265.2cm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镰仓时代书法】


镰仓时代书法大体上分为和样与唐样两大类。在和样书法上,镰仓初期仍流行藤原忠通创始的书风——法性寺派,以《熊野怀纸》为最。《熊野怀纸》是厉鸟羽天皇去熊野三山参拜途中开和歌会,并书写自己咏歌的怀纸,现存1200年和1201年两度和歌会的怀纸。其中包含后鸟羽天皇、寂莲、藤原家隆、藤原雅经、藤原定家等当时歌人或书家之类文化名流的笔迹,但大致不出法性寺派。

与传统的和样书法相对,当时兴起了受到中国宋代书风影响的唐样书法。中国从唐末起便针对恪守东晋王羲之书风的保守倾向,出现创造独自书风的新动向。至北宋,涌现出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家,建立注重精神表现的逸格书风。其中,黄庭坚对样学素养很深,其气魄锐劲的书风广为禅僧喜爱。1178年,荣西写的誓愿寺《孟兰盆一品经缘起》,已经强烈透露出黄庭坚书风的影响。


后鸟羽天皇  宸笔和歌御怀纸

挂轴一幅 镰仓时代

纸本墨书  纵28.9cm  横51.2cm


【室町时代书法】


室町时代是书法史上最沉滞的时代。在和样书法方面,由于文化中心由公家向武家转移而失去社会基础,停留于前代荣耀的世尊寺派和青莲院派的末流上,出现流派繁芜的局面,但都墨守陈规,书法本身的艺术性低劣。

唐样书法继承前代而盛行于样林间,但随着禅宗的世俗化,书法也衰微,渐变成抄本式程式。应仁之乱后,出现反映时代的狂逸体,值得注意。一休宗纯(1394~1481)、了庭桂梧(1424~1514)的书作独树一帜,特别是一休的墨迹,笔法狂放,不拘一格。


622429f895360.png


【桃山时代书法】


在桃山时代美术的诸领域中,只有书法是迟缓地从前代的沉滞中摆脱出来。在16世纪后半期,仍然在沿袭程式化的青莲院派。唯有丰臣秀吉书状中不拘形式的自由风格,与桃山人开放的心胸相适应。进入17世纪后,古典复兴的风气在以官廷为中心的文化人中兴起,使书坛萌发了新动向。


62242a130a84e.jpg


【江户时代书法】


在早期,本阿弥光悦、松花堂昭乘给和样带来新生命;中期以后,吸收明朝书风的唐样迅速普及;幕末,产生良宽的清纯书风。但从整体上看,很少推出有价值的作品以取代古代和中世的典范作品,也许应该在向民众广泛普及这一点上,寻找该时代书法的意义。



寂严——草书饮中八仙歌屏风 江户时代 十八世纪 八曲一双 纸本墨书 132.0X 36.8cm 一扇


中国书风系统在江户早期,仅仅沿袭前代的五山样,唯有武家出身的文人石川丈山(1583~1672)的隶书值得注意。进人中期后,以明朝灭亡为机缘来日的隐元(1592~1673)、木庵(1611~1684)、即非(1616~1671)等黄梁僧人和儒学家朱舜水(1600~1682),介绍了明朝书风,被称为唐祥的新书风,在知识人士中开始流行。唐样这一用语,广义上有时指全部中国书风,但一般指江户中期开始的这一新书风。

进入后期以来,唐样书法与文人画同时渗透到各地崇拜中国文化的知识人中间,出现多样的发展。他们不仅研究明朝书法,而且远溯晋唐未书风进行广泛研究。著名汉文学家、历史学家赖山阳(1780~1832)的书法充满才气。江户的市河米庭(1779~1858)、卷菱湖(1777~1843)、京都的贯名海屋(1778~1863)被称为慕末三笔,他们有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的各种古今法书而自成一家,门下聚集着众多弟子。比如晚年的市河米庵,据说拥有包括大名、僧倡在内的门人达5000人之多。由此可以窥见唐样书法在幕末的流行。


卷菱湖——隶书赤壁赋轴

江户时代 十九世纪 纸本墨书 177.0x72.3cm 一幅

62242a298b0a8.png

西川春洞——篆书富贵吉祥额

明治时代   纸本墨书    22.0x98.0cm   一面


但是,比这些儒者书家更受推崇的,是三位僧人书家:寂严(1702~1771)、慈云(1718~1804)、良宽(1757~1831)。他们分别是备中、河内、越后的有名僧人,其书风与职业书家不同,都是为了自娱而挥写的,笔法不拘形式,清高脱俗。

此外,作为文人画家而著名的池大雅,也酷好书法,其脱俗的风格,与这些僧人书风相近。他的书法从明朝书风出发,大度的性格也充分反映在书风上,既根底扎实,又变幻自如、个性强烈,在当时文人书法中堪称逸格。禅僧白隐的超技法破格书风,也与其画风一样以特异的精神近来引起重视。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62242a63e8a19.jpg

释文:百炼成钢

尺寸:8.3cm*8.4cm*7.5cm

材料:宜兴陶土、高岭土

温度:电窑1260℃



同学A:您如何看待目前线上平台有所谓的用大笔写大字的现状?



韩天雍:现代书法可能会接触到当下流行的、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大笔、大字,但是我持相对传统和保守的态度,我认为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大字书法的创作,例如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等需要烘托气氛的场合。但是不管是哪种创作,其本质是书法。从殷商甲骨到青铜铭文,古代的书写材料异常稀缺金贵,所以古人对书法有一种强烈的敬畏之心,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有的。此外,例如王羲之写的小楷也有很多的情感注入,并不一定要靠写大字来表现情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唯心万法

尺寸:11.8cm*10.8cm*14.5cm

材料:宜兴陶土、高岭土

温度:电窑1260℃



同学B:您对陶印有怎样的制作体验?



韩天雍:我的爱人刘茜是中国美院陶艺系教授,我将她的专业技术与我的篆刻相结合,就出现了陶印这个“新物种”。我的陶艺规格普遍在十五公分左右,需要先进行五六百度的烧制,再进行刻制,最后是1200度的烧制。近年来我尽可能地把大篆书体加入到篆刻之中,今年举办了以《兰亭集序》为主题的陶艺展。虽然陶印体积较大,篆刻过程较为吃力,但是我对陶印乐此不疲。



释文:驰神运思

尺寸:7.1cm*7.1cm*9.3cm

材料:宜兴陶土、高岭土

温度:电窑1260℃



同学C:您为什么选择大篆作为书法创作的主要书体并进行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对于这种古代文字的研究状况如何?



韩天雍:我于89年进入浙江美院攻读书法篆刻研究生,当时我的导师要求每一个弟子都需要有一个对应的研究时代,我在与书法篆刻前辈的交谈学习过程中渐渐地对大篆情有独钟,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古文字学家,但我关注古文字学家的最新动态,会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展开创作,因此我率先成立了中国美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并成为了浙江甲骨文协会的会长。我认为四大文明古国很多文字都已经消亡,只有中国的甲骨文依然健在,我希望能够让它古为今用,发挥出更强的生命力。



同学D:您对青年一代的学生学习日本书法有哪些建议?



韩天雍: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的《佛教写经》、《禅宗墨迹》、《三笔三迹》均是对日本书法断代史的研究著作。《日本篆刻艺术》近期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再版,我在其中插入了许多彩图,这是研究日本篆刻的重要资料。《日本书道史》则是全面了解日本书道史的重要著作,它也被列入了光明日报的推荐书目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玉树临风

尺寸:10.3cm*8.4cm*11.8cm

材料:宜兴陶土、高岭土

温度:电窑1260℃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13b094931800.pn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