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策展

2021-12-24

图片


批评家重新解释经典,揭示隐藏的意义,看来好像是“冷饭重炒”,但实际上是因为人们在不同的语境里有所发现、感受和遭遇到了新的问题,或者出现新的方法需要对过去的结论重新评估,而再读老作品,确实会发现作品新的意韵,引导我们通向新的精神空间。


图片


2021年12月24日,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徐虹用录播授课的方式在“上美讲堂”开讲“批评与策展”,她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现代批评的概念和方法论,并结合一系列作品实例演示了一系列“艺术批评”。



徐虹教授现为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员,清华大学吴冠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专家顾问。曾担任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教授博士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美术,美术批评,女性美术,展览策划,美术馆研究。


【个人经历和艺术批评】


徐虹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艺术经历,她在高校中学习的是油画专业,接受了全套的素描和色彩训练。由于毕业时的机缘巧合,她进入了上海美术馆工作。徐虹教授对传统艺术不反感、尊重老一辈艺术家,但同时对新兴艺术充满好奇,持有对各种艺术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使得她在美术馆的工作开展地较为顺利,在为画家和公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经验,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图片


美术馆工作本身是充满了“批评”意识的领域,展览或者收藏首先要对作品进行评估和“估价”。策展人往往会考虑作品是否符合展览主题,其定位是否符合美术史的价值,以及作品是否为观众和专业团体所接受。而批评家和策展人的共同目的是通过展览、推广、研讨会和研究性言说与写作,将作品的意义充分揭示出来。这便体现出批评家对美术馆工作的重要性——批评家要把每件作品的意义进行阐释,保持自己的开放性,在发现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从新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现代批评与问题意识】


徐虹教授认为,“批评”是现代人的表述方式,如今我们所说的“批评”是西方的学术体系和我们已经有过的中国式表达经验、对作品的观看方式和评价体系的一种新组合。现代艺术批评需要哲学、美学等理论的支撑,也需要接受长期的训练实践,它是一个包含了与专业有关的各种要素和技能的专业名词,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动词。批评家应该要对作品作出理性客观的评价,所以就要用理论和专业知识来解释作品,例如从艺术史的演变角度来解释作品的历史地位,从当代政治、地域和文化等角度对作品进行意义解读等。



“问题意识”对批评家来说至关重要,批评家需要创造性地去发现和归纳问题,再去创造性地回答问题,解决它的各种可能性。批评家经常会用自己的专业形式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做一种有别日常生活的结构梳理,从编排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形象符号,进而阐释这种结构的意义,以突显重新安排显现的秩序。徐虹教授说道:“要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便可以重新开始或弯道超车。”


【中国大陆的作品分析】


罗中立的《父亲》是近代中国的一幅经典画作,它展示了一个温厚、勤劳老实的农民形象。徐虹教授分析道,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中国画中的农民形象于此大有不同,他们笔下的农民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地里面放牛耕地,其实是他们自身的内心写照。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画家笔下的人民形象有所改变,具体到“农民”中,批评家就需要告诉观众们画中的农民形象与传统农民形象的不同,例如1949年之前的作品则往往描绘农民被剥削,衣衫褴褛的惨状,《祖孙三代》《生产队队长》等解放后作品表现了农民作为新中国主人的昂扬形象,改革开放后的作品便受到反思浪潮、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的影响,从而诞生了作品《父亲》。


8.png

《父亲》 罗中立


徐虹教授继续分析了一系列经典画作,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便体现了中国油画家带着他们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倾向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旅程,综合那个时代的一系列画作和艺术家经历,可以说它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同时它也有艺术史的来源,董希文曾在越南接受法国绘画教育,所以《哈萨克牧羊女》的节奏舒张有度、色调优雅明净、用笔挥洒灵动、人物造形简洁而丰盈,具有法国现代主义的特色。相比其另一幅作品《开国大典》,《哈萨克牧羊女》更能体现出董希文的内心热情。


9.png

《哈萨克牧羊女》 董希文


已经完成并且存在于艺术史中的作品可以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来显示其不同的意义,而将不同的单个作品按照主题分类排列,在一个空间内展现,这就是展览。徐虹教授概括道,展览的作品并置一起,呈现不同叙事穿插和不同声部汇合的丰富性,也就是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互相衬托的可能性。不同的主题对选择的作品有不同条件,但每一件艺术作品在展览中一定有自己的学术位置,它的位置既是对展览主题的解释,也是艺术史判断的基本事实。《哈萨克牧羊女》和《父亲》这两幅作品都可以根据历史、环境、绘画形式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画家的个人风格等要素形成不同的组合,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比较策展人和批评家的不同,徐虹教授指出,策展人对艺术品的处理不仅仅来源于他的学识、学术素养,还来自于观众的需求,要兼顾前沿性和大众性,而批评家则是引导和启发观众认识和接近艺术品,隐身于艺术品背后,架起观众与艺术品的沟通桥梁。


【展览“讲·述”】


展览“讲·述”是徐虹教授负责策划的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传达出当代艺术所呈现的“交流”和“对话”的文化特性。展览邀请了两岸58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涉及历史记忆、现实反思以及个人经历与公共空间3个方面。其间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变迁及对社会现实、生存空间的反思乃至对个体经验及感受的抒发,展览呈现海峡两岸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两地艺术创作的变化和创新。


12.png

邱黯雄 《在空中》影像截图  8分18秒  2005

图片

邱黯雄《雁南》 影像截图 9分18秒  2006

刘鸣 《水墨空间》 装置  2008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历史·记忆”板块展示了一系列宏大叙事,例如民族、历史环境、英雄等元素,包含了邱黯雄的《雁南》和《在空中》、刘鸣的《水墨空间》、裘世明的《断片》等作品。“现实·反思”板块基于对当代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实、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审视与表达。讲述由“陈述”到“交流”再到“对话”;在目的上,由向外寻求认同转为向内的自我认同与表达。“个人经验·公共空间”板块代表了现代中国艺术家圈子里的很多艺术家从个人的身边小事、日常琐碎等缥缈的可能性中寻找微小异样,从这里走进、扩大自己的艺术创造空间,寻找艺术的方向和语言。对比两岸的艺术,徐虹教授发现台湾艺术家与地方宗教、地域风格和日常生活更加紧密,而大陆艺术家往往倾向于宏大叙事,与大历史、大文化息息相关。


图片

廖修平 《节庆之门》 综合媒材  

259cm × 681cm  2006

18.png

朱芳毅 《无社会化的对象语言》 陶  

240cm ×400cm ×20cm  2008

19.png

洪易 《青花狗》 装置  2008

20.png

郭维国 《漂泊郎君的欲想天空》 油彩/画布   

195cm×300cm. 2008  


最后,徐虹教授总结了该展览对策展人和批评家角色的启示,她在展览中兼任批评家与策展人的角色,作为批评家的策展人更多要从作品在艺术史中的位置、作品本身的特点出发,对将来发生艺术史价值的评判变化的可能性做出恰当的回答,而且对历史和现实要有更多的关注,同时要考虑到公众的接受能力。


图片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13b094931800.pn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