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传统思维方式

2022-03-11

图片


2022年3月14日,“上美讲堂”根据国家和本市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开始实行线上讲座形式。师生们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线上观看了“上美讲堂”的“现场直播”,观摩了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卢甫圣老师,关于中国画传统思维方式的讲座。卢教授通过对中国画传统思维中流动性结构、程式化表现、类思维取向等不同方面的剖析,向学员阐释了中国典型的视觉思维方式。


2.jpg


卢教授认为,中国画思维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寄生于中国文化的绘画方式,中国人感知形或者说事物时,提取概念的顺序是从抽象到具体、是从大到小,譬如我们看到苹果,首先意识到这是水果,再慢慢具体到苹果的概念。换言之,中国人善于演绎,我们的思维是类思维,尤其在造型思维、形象性思维上重视的是某一种类型。纵览中国美术史与绘画史的发展,其往往是从某个点上兴起后,便朝着一个方向永远地在轮转,尽管有高潮、低潮,但总体来说就是在运动变化、运行变化。可以说,中国倾向用“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来维持文明和文化的长久存在、不断发展。

讲座中,由于本场的主题为中国化传统思维,所以卢教授谈论的范围比较严格地限制在传统画上,并且尽可能地利用了感悟方式,让学员依靠想象和意会的方式体悟其讲授的内容。首先,卢教授归纳了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发展中,一直保持不变的三大概念化支点:线、墨与空白,并就此做了详细的阐述。


3.jpg


第一是“线”,线条,中国画所有的造型都是线性式的造型,但线并不是被画物体本身的表象。现实中,任何物体都没有线,线只是型的提示、边界线、转折点、前后层次交叉点,所以抓住一条线就能对型的方式进行提示,其核心是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是“墨”,中国在五千多年前已经产生了墨,且自从墨产生以后,中国画始终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工具。中唐以后诞生了水墨画,而以墨代色,正是用“类”的眼光来看待色彩。第三是“空白”,中国画的空白是非常有意识的留白,其本身不必要去处理,而是通过很智慧、很巧妙地利用,把空白作为上下文的呈现。传统的山水画里十分讲究留白,比如山的上面没有画东西,我们自然就会把它解读成是天;在山的下面、山与山之间、山与水之间、山与地之间有空白,我们就会把它看成远;山脚下面又有一块空白,这时候我们就会把空白看成水。画者不需要刻意表现什么,因为观者看上下文自然就会理解。


5.jpg


进而,卢教授解释提及中国思维追求天人合一,表现在绘画上即是在线与表现之间,或者说模仿与表现之间,技术和观念两者同时存在。如汉唐时期,绘画比较重视“神韵”,因为当时的人物画比较发达,需要依据神韵的标准来作判断。至宋元时期,评判标准变成了“借鉴”,因为那个时代的山水画相对比较发达。到了明清时期,标准又变成了“格调”,因为在写意花鸟画发达以后产生了格调的说法。所以无论神韵、借鉴、格调,都是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都是被画者与画者的统一,都是在“天人合一”之间产生的。卢教授认为,中国画是在不断地朝综合性发展,后人要超越前人,就只有变成集大成者去不断丰富前人的创新,这就需要“技”兼顾“道”,“技”上升到道。所以中国画后来慢慢发展成由文人画来作为最高代表,文人画到最后要发展成诗书画印四全,在话语外添加很多东西,即是综合性的成果。


6.jpg


讲座尾声,在如何定义自己的绘画风格,以及在绘画过程当中所思考的最多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卢教授表示,自己一方面在不断的否定、探索、实验的过程当中,想要追求中国古代文人画中的某种境界,体会其文化传承和视觉修养的意境。另一方面作为现代人,从小在包括照片、电视、电影、广告设计和人工制造的东西所受的视觉熏陶下,必然会在创作中融合现代的元素。因而他所追求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文化格调,同时加上现代人对形与色的敏锐感受,他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自己的主体风格。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13b094931800.pn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