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乡建:从设计房子走向设计关系
2022-03-30
讲座专家 王竹教授
2022年3月30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地区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竹教授在“上美讲堂”开讲“精准乡建:从设计房子走向设计关系”。讲座由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系主任刘勇副教授主持,讲座嘉宾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栾峰教授、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舒军、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健跳镇镇长邱永平、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萧瑛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林祖锐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魏羽力副教授参与讲座研讨。
建筑系系主任刘勇副教授主持讲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栾峰教授致辞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舒军致辞
王竹教授的讲座从当下国家“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大国策牵引下,如何更好的促进以“乡村营建”的问题与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宽广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从新时期乡村建设中的内外动力的作用关系、乡建机制中的“导控要素”、乡建体系的“结构、目标与梯次”、建筑师的角色与作为、乡建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解读,从多维视角深入诠释精准乡建的策略与路径,以期引导学生把握对“乡建真实”的整体认知。
王竹教授完成的乡建作品
栾峰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线上论坛这种创新的活动形式,他期待乡村规划教育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有更多高校能联合起来,为乡村输送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竹教授首先指出,随着乡村建设逐渐进入“深水区”,精准探路成为当下的发展必然。曾经我们的城市发展千篇一律,现在的乡村发展在观念和意识上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陷入了“文旅”的内卷怪圈,由此引出今天讲座的主题——精准乡建:从设计房子走向设计关系。王竹教授认为,建筑师不能太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扮演专业摄影师的角色去到处指手画脚,而是要像“傻瓜相机”一样,从观念和技术上为乡建作支撑;建筑师要把个人的情怀与在地环境进行结合,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王竹教授讨论了“乡村真实”——对于乡村,我们要认识它、读懂它,然后去把握它。目前的乡村建设主要存在“大国小农”,“强资本”与“弱集体”,多元利益主体,外力强化的资本进村与“精英联盟”的建立等问题,农人在乡建中整体失语的“结构性失衡”成为了当下乡建关系的硬伤。他认为乡村建设需要外力的支持,资本与高校等第三方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舞台定位,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王竹教授总结了“乡建机制”中几个值得重视的“导控要素”:“结构、目标与梯次”、“人地共生”、“低技高效的建造方式”、“价值‘认同’与‘认异’”、“未完成即高完成”以及“刚性要素和柔性要素”等精准乡建的策略。
王竹教授完成的乡建作品
王竹教授接着解析了转型时期乡村的背景与需求,在国家政策层面发生了从“大规模经营主体”到“小农户个体”、从“生产主义”到“多功能乡村”、从“农业农民”到“农村、农业、农民”的转变,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国家政策关注大国小农现实、农业高度复杂性、中国农村现代化趋势,它们都瞄准了“中、小、微农业主体的组织化与现代化”,这才是乡建真实要解决的问题。王教授提出了多元利益主体平衡的精准乡村营建策略,让小农主体的发展诉求与工商资本、地方政府的经济与政治目标相结合,并使小农主体在经营过程当中始终保持自己的话语权和自治空间,持续增强内在动力,实现乡村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具体就是要营建乡建“基本单元综合体”,从设计房子走向设计关系,实现“主体联合”、“产业融合”和“空间整合”。
从建筑师的角色出发,王竹教授认为要做“缔造关系者”,建设乡村的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和环境韧性,营造“乡建共同体”,要对小农主体在三方面进行赋权,即政治话语赋权,从公共参与到社区营造;资本话语赋权,平衡内外资本,培育内部资本;知识话语赋权,外力赋权助力村民,村民在协调者作用下形成知识主体,特别是提升永续学习的能力。
精准助农的“小美合作社”乡建模式
最后,王竹教授介绍了自己的乡村建设实践案例“小美合作社”,具体包括小美农业的定位:“四象限”的中国农业,精准助农的“小美合作社”法人乡建模式,“团结大乡建”的共同体建构和“产业融合”下多元灵活的经营模式。
王竹教授领衔的小美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在王竹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刘勇副教授还主持了讲座研讨环节,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舒军介绍了台州市三门县当地正在进行的改革项目“构建党建联盟引领,数字改革推动,城乡一体规划,全域土地整治、高端要素注入、集体统一流转、村民全体持股”,以及当地借助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此次上海大学组织的联合毕业设计为三门的乡村振兴带来了一股学院风,他期待同学们在这里提供接地气、可操作的作品,交出一份“高大上”的答卷。三门县健跳镇镇长邱永平从乡村视野出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乡村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目前还存在着不精准、不全面、受到指标制约等问题。下一步要从从目前的保障居住向综合利用努力,从大拆大建的局面到精微改造的路径实施,从单打独斗到整片统筹来开展,他希望能有更多有情怀、有见识、能扎根基层的人才来建设乡村。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林祖锐教授分享了他在河北保定的乡村项目经历,他在项目中发现目前百姓更多地关注利益的对等和平衡,其中牵涉到一些利益纠葛,理性化的设计方案不一定适应当地的实际社会情况,最终总结了“寻其脉、顺其理、成其文”的设计理念。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魏羽力副教授强调了乡村的真实性,乡村居民是空间的生产者,同时也是空间的使用者,两者合二为一,这就要求对人地关系要有充分的把握,对开展城市中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启发。
地方政府与高校专家展开研讨
此次讲座吸引了不少国内从事乡村建设研究的高校师生与学者的在线聆听,讲座在线人数始终维持在500人以上。讲座结束后,王竹教授接受了上美讲堂的采访,并就乡村背景下的绿色建筑与城市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差别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为上美讲堂送上了美好的祝愿。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