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材到作品——谈艺术创作实践的基本规律
2022-11-02
2022年11月2日,冯远教授应邀在“上美讲堂”开讲“从素材到作品”讲座。冯远教授曾先后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国家文化部教育科技司长、艺术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任清华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等职的冯远教授在此次讲座中漫谈了自己艺术创作,并总结讨论了艺术创作实践的基本规律。
冯远教授首先解读了他的三件艺术作品。作品一是他在1980年完成的毕业创作《秦隶筑城图》,8年的知青经历让冯远教授感到了时代的洪流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而人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该作品以艰苦筑城的秦朝奴隶为主体,在前赴后继的肉躯和突前的动势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作品二是《保卫黄河》三部曲,分别为《义勇军进行曲》《百年家国耻》《北定中原日》。冯教授在这些作品中并没有去画黄河或是长城本身,而是通过描绘相关场景来赋予主题深度,从而体现民族精神。作品三是《屈赋辞意图》,该作品以屈原名篇《离骚》为题材,将该诗篇丰富的表现性、道德精神的阐述性与历史中的屈原结合起来,以塑造一个忍辱负重、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中国传统人物形象。从这三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可以看出,主题性的作品创作需要做好前期的素材收集,这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
《秦隶筑城图》
《保卫黄河》三部曲
冯远教授随即分享了艺术创作实践的一般规律。在艺术家眼中,生活是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即为美化了的生活;生活是人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的关联,时间与生命过程——“生活无时不在,存在即现实”。对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冯远教授认为艺术是精神创造劳动、生活现象的思想意识反映。艺术家与生活有着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艺术家以个人的眼光来审视生活、认知生活,并从中提炼移植到作品中。艺术作品尽管有个人风格形式,但艺术家通过作品来将想说的话传达给社会,在今天的环境下一定要考虑其社会效应。
冯远教授指出,艺术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源泉。艺术是生活多角度多形式的反映与表现,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之母,现实生活经验是艺术实践想象创造的根基。生活经验和艺术学养的积累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水平,作品主要的创新诞生在前期的想象和构图过程之中,所谓“胸有成竹”——将生活中的现象变成心目中的心象过程是作品的核心;后半部分图像化的过程可以看作较为简单的“工人劳动”过程。
艺术创作的触发契机和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冯远教授重点分享了有主题意向情况下的偶发性、随机型、限定性、被动性、自主性、任意性等素材积累特点,并介绍了他对主题、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无题也即题,形式也即内容。冯远教授将实践过程总结为若干环节,一是机缘与灵感突现,二是意向与观念导入,三是构思与主题表达,四是构图与形式设计,五是语言与技术手法,六是风格与独特个性,七是感知与视觉效应,八是形形色色的风格流派,主要包括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寓意、新艺术、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现代主义、非具象主义、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各类新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等诸多选择。
冯远教授介绍了当下形形色色的艺术思潮和需要引起注意的倾向性问题。艺术思潮例如艺术是艺术家的事情;解构经典,鄙薄主题性创作,调侃现实,游戏艺术;现实主义亦即是写实主义;与国际化接轨,国际形式,中国元素;艺术说到底是技术的完美呈现;卖出好价钱才是硬道理等等。倾向性问题有创作活跃但一般性作品较多,缺少力作;展览活动频繁导致作品普遍下功夫不够;作品的制作性普遍影响艺术性;深入生活的方法、方式及实际效果形式大于内容;商业化因素侵蚀现象不容忽视;美术批评务须加强等。他展示了一系列主题性画作,例如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罗中立的《父亲》;以及一系列多样性画作,例如曾成钢的《梁山好汉系列》,何家英的《十九秋》等。
《西藏组画》
《十九秋》
《梁山好汉系列》
在讲座的最后,曾成钢教授与冯远教授讨论了时代作品的“高原”和“高峰”问题,冯远教授认为油画今胜于昔,今天的相当多写实主义题材已经超越了过去的水平,被西方同行认可,例如罗中立的《父亲》便是一件当代的高峰作品;如果再往前追溯历史,古代工笔画未必高于今日工笔画的最高水平,如此案例不胜枚举。“高原”代表着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其中的“高峰”作品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大浪淘沙,才能由艺术史选出其中公认的优秀作品。冯教授勉励今日的年轻人始终要有不输前辈的自信,去继续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