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展示相关的空间设计

2022-12-12

2022年12月12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赵健教授应邀来到“上美讲堂”,开讲《与展示相关的空间设计》。


【固定展与临时展】


赵健教授借助文字图版,以展期、展品、展场、目标等四个维度,简明扼要的比对“固定”与“临时”,概括其基础逻辑和基本特征,进而展开相应的讨论。

展品的“保存周期”,决定着展示陈列的最长展期;而“展陈效果”的预期目标,则决定着展示的最短展期。

固定(长期)展,以“展品价值”优先,侧重于线性的展示逻辑,“过去时”为其基本的叙事特征……这类展览往往在专业场馆进行。


640.jpg

大英博物馆

640-1.jpg

巴黎卢浮宫

640-2.jpg柏林犹太纪念馆

图片

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

图片

米兰普拉达基金会艺术中心

图片

多伦多博物馆


临时(短期)展,则以“场馆价值”优先,侧重于非线性的展示逻辑,“进行时”是其基本的叙事特征……这类展览往往利用不同场馆的在地条件以灵活实施:首当其冲“大体量/强聚合/高强度”的“临时(短期)展”范例,当属世界博览会。


640-6.jpg

上海世博会


较之固定展,临时展更具活力、魅力及多样性,例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威尼斯双年展,以及各类综合空间、酒店空间、文创空间这样的展示场所;“临时(短期)展”还包括商展、沙龙、快闪、嘉年华、发布会等更灵活更“社会化”的多种形式。


640-7.jpg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640-8.jpg

威尼斯双年展


【与“固定展”相关的展示空间】


赵健教授借助以下各案例,就与展示相关空间的主要类型及其设计逻辑,展开讨论。


案例一:

广东当代美术馆

——广东当代美术馆、非遗馆、文学馆等“三馆合一”在建项目

该场馆在平面布局中,避开了常规的“标准角度”(例如90度、45度等“体块构成角”和单体的“形态转换角”),灵活利用在地条件,找寻并编制出独有的形态构成逻辑,使其建筑本体即具独特的展示潜质;依此逻辑,该项目达成如下可能:自然派生出灵动并且可组接、可变化、可繁殖、可叠加的若干“空间嵌件”,以对应大量与美术、与艺术、与文化、与社会、与社交等多元多维关连的其它“展示现象和展示内容”;同时,依此逻辑,践行了现代展示场馆“展厅面积与建筑总面积成反比”的大趋势。


640.png

广东当代美术馆


案例二:

德国国家画廊

——旧建修复改造项目

这是与“前例”截然不同的展示空间——前例是“新建”,本例为“旧改”;前例属“展示的平台”,本例则属“展示的内容”;前例侧重于达成功能空间,本例则似在“织补”历史与文化线索……

从这座不久前才重新开放的建筑中,我们看到今天的“改造设计者”是如何赋予其当代意义的。

——再现了“旧元素”的历史信息、时间故事、蜕变脉络、今日意符……综合凸显了其唯一性和珍稀性;

——阐明了“新元素”的介入理由、补强逻辑、强度控制、观念植入……综合凸显了其持续方法和未来价值;

该项目作为“旧改”,如同“文物修复”般的谨慎,如同“考古发掘”般的细致……每一细节、每一痕迹、无论新旧、无论巨细、无论强弱、无论鲜灰……

德国国家画廊的旧改理念,极大地延展了“展品”的阈限,极大地延展了“展示”的理念。

通过对残痕的保全、对旧物的愈合、对疤痕的激活、对缺陷的补贴等一系列“旧改成果”,形成极其深刻、生动、系统、全面的“德国文化综合展示”;既全方位多层次地“缝合”了“大纵深”的历史维度,同样,也全方位多层次地“织补”了“大范畴”的当代维度……



柏林国家画廊


案例三:

伦敦泰特艺术中心

——艺术生态聚合项目

从最初的启动直至最近的状态,泰特的形象、身段、气息、脉动、态度,都属“艺术生态聚合”,而远不止于“旧改”……

泰特以空间的“新旧竖向叠加”以及“不设限无边界内外互渗”的视觉符号,构成其世界艺展中心的“形象”;同时以全球多元文化交互和交织的“身段”,以海量繁复前卫的艺术信息混合的“气息”,以形形色色临展及其流量所形成的“脉动”,以高维的实验的当代的行动所形成的“态度”……标定并引领着特定类型展示平台的价值及高度……



伦敦泰特艺术中心


【与“临时展”相关的展示空间】


例如世博会这样的超级临时性展会——在180天内,对应海量的场馆、海量的展品、海量的观众……其首当其冲的设计课题就是“人流疏导”。

以下分述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三个“国家馆”,都同属以“人流疏导”切入“临展空间设计”的案例。


案例四: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

法国馆的对应策略是首先“内容降维”:将展示主题定义为《感性都市》——“感性”,意味着“感观印象”而非纵深本质、意味着“浅阅读”而无需深研判、意味着“动态浏览”而非精确解读、意味着“侧身路遇”而非事先约定、意味着“偶然顺势”而无需穷追寻秘……

于是,仍借助于“世博常态”——“列队”,但却“轻松方便”地(搭乘自动扶梯)稍息并站立,仅“歇歇脚功夫”即到达顶端……继而同样“轻松方便”且“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开始“全程向下移动”——因为全线贯通着的“倾斜步道”、因为全部贯通着的“倾斜展线”……

这是特定条件下的“自组织”场景,这是特定设计策略决定的海量人群“统一行动”的无意识——每人都因向下移动而“停不下来”;每人都在“向下移动”中“侧目或侧身”……以浏览和“扫视”沿线?绵的“感性都市”场景;以浏览和“扫视”沿线呈“强连续、高辨识、浅深度”的“感性展示”。


640-15.jpg
640-16.jpg

640-17.jpg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


案例五: 

上海世博会荷兰馆

荷兰馆的设计也聚焦于“人流疏导”:将整个“展厅系统”离地而建——“悬挂”在螺旋状的“高架桥展线”两侧(“桥面”则是观展步道),观展全过程犹如徜徉于(荷兰)亲切宜人的小镇细街……

在此,“拥挤人群”不再是“问题”而是市街人气;展线化为“沿街橱窗”故“无需细看”但尽可“多看”……;步举景移透过“屋宇的缝隙”,还能看到更多“起伏叠嶂”的“其它街景”(世博园区相邻的各馆);沿“坡道(展线)”不断登高望远,环视世博园区这“立体的大都市”,一切尽收眼底……;展线——“高架桥”桥墩之下,因“架空”而腾出的宽阔空地,以及因此形成的大片遮荫,吸引着观者的自然聚集、轻松逗留……因这片“荷兰空地”中的满目绿地(人造草坪)和荷兰奶牛(公共艺术品)……

这个依高架桥托举于空中的街市、依毗邻小屋排列的展线、依高架路面形成的观展(和观景)流线、依展区边界围合的柔性绿地……高效、别致、热情、强烈地诠释着荷兰馆的主题:《快乐街市》。


640-18.jpg

640-19.jpg
640-20.jpg

上海世博会荷兰馆


案例六: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

丹麦馆以“骑行/步行”为切入点,实施“人流疏导”的设计。具体做法是:搭建并延展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条通道:一条为自行车骑行道,一条为游人步行道。“两条道”均始于场馆外部的自行车驻车场(广场),然后并行入内、弧形穿越、均质爬坡……“两条道”螺旋着“纵贯”整个展馆内的所有“楼层”……直至终极跃升、“冲出”屋面、再沿整个环形天台……呈现不可思议的“高空骑行”场景……

两条“相辅相成的通道”,沿途无遗漏地“掠过”所有展厅、串联所有设施、“绕行”所有场所……与此同时,不间断地连续派生“只存在于此”的休息(或社交)座具、小憩台几、趣味节点、攀越依托、竖向造型、立体导识、弧形护栏、空中吧台……;

这个特殊而别致的“两条道”系统,在形成本馆“组织和疏导人流”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功能的同时,也客观呈现为“只存在于此”的形象辨识符号、内容记忆线索、信息传播载体;

这两条“相辅相成的通道”,成就为丹麦馆最明晰、最综合、最丰富、最具情感价值、最具话题张力的独特的“展览内容和展示系统”。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


其它案例:


640-24.jpg

640-25.jpg

澳洲国立博物馆

640-26.jpg

640-27.jpg
640-28.jpg

纽约MOMA美术馆


【展示设计中的“现代性”和“当代性”】


赵健教授借助文字提纲,分“七个部分”,对展示设计中的“现代性和当代性”,作了简明扼要的比对,并展开讨论。


1、现代属性的展示,其特征为“创新”——力求线索清晰,观点鲜明;强调系统性和准确性,重在凸显展示内容的“成果和结论”;

而当代属性的展示,其特征则为“介入”——力求多维多点,揳入搭接;强调柔软性和多义性,重在撬动展示内容的“问题聚焦和发散可能”。


2、现代属性的展示,展示方即为信息输出方,观众则为接收方,两者泾渭分明;

而当代属性的展示,信息的输出和接收关系“含混”而交互,其间无明确界限;


3、现代属性的展示,“线性”且顺序先决;以物理展品和实证图文为主要介质;

而当代属性的展示,“非线性”且自组织;以话题、形态、符号、印象为主要介质。


4、现代属性的展示,強调完美、周到、丝丝入扣;

而当代属性的展示,更注重可衍展性、“不完整”、休止空间。


5、现代属性的展示,重“传播”——強调“内容”本身;

而当代属性的展示,重“识别”——强调“有指向的追问”。


6、现代属性的展示,注重场景、体验、沉浸……;

而当代属性的展示,倡导围观、涌动、?生……


7、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展览展示中,以下的转换成为可能:

——由静止转换为动态

——由授受转换为交互

——由实物、实证和单维展示,转换为虚拟、介入和多维展示

——由狭隘的人机工学尺度,转换为多侧面、多向次、超级景观、微缩细节;

——由静态、先决、单一的时空,转换为动态、随机、变维、复合的时空;

——由展陈与观看的“二元相对”,转换为多层级的内容再生、关系迭加、场景转义、“多元纠缠”……


640-3.png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同学A:您认为同学们在学习和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哪些方面的积累?

赵健:同学们或许应注意:

一是要适当将“学绘画”转换成“学艺术”;如果大家过度沉浸于前者,就可能把注意力集中于“技巧”;而“后者”则重在化腐朽为神奇,重在以“不世故”的态度,去寻找那些别人“没看上、不在意”的元素,然后加以自己的组织;

二是应在学习中注重“差异”,因差异离设计更近;

三是作为“都市型美术学院”,上海美院应利用区域条件,例如借助城市公共艺术这类社会性、综合性、大众性、治理性的介质,多渗入在地项目。


同学B:除了色彩、材质和多媒体的应用,“情感化”怎样在展示空间中表达?

赵健:情感要素的找寻,大约会是一个“寻找微差”的过程。另外,情感及其感性,不会专属文学范畴,也不属狭隘的感情范畴。情感及感性更多的体现为:有效捕捉“随机”、灵活调动“多义”、敏锐激活“轻量”。

再有就是:建议注重由设计的深度模式向平面模式转换——尝试“做平”,谨慎“做深”;注重由“集中”的方法转换为“分散”的方法——不求“做尽做够”,但求“有点意思”。


同学C:如果利用传统民居来办展览,怎样才能拉开与生活的距离?

赵健:首先:在传统民居中办展,不能把展品(主体)和民居(平台)对立起来,应尽可能挖掘民居和展品各自的条件,寻找两者间相反相成的“张力”;以及可以曲折勾连的“故事”——“主体”无需担当“百分百主角”,“平台”不应是“百分百配角”……两者间大可角色互换/互洽/互渗,从而梳理并编织出“特有且专属”的叙事结构,以及两者间互相映射和互相激发出的“戏剧性”——以达成非生活化的“展示强度”。

其次:利用民居做展,要充分运用光效——高质量的光效,是沟通、强调、融合、缓解“展场与展品关系”的最具可塑性的介质;

再有:民居空间、展品调性、观者行为——可共同演绎动与静、大与小、聚与散、新与旧等多层次多质地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可借助于影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和多重介质,进行选择、剪辑、合成、输出……也就是说,“民居”是舞台和摄影棚,从它(民居展场)出发,可继续进行二次、三次“再展示”……因此,前述“拉开与生活的距离”,仅是“展示设计”的基点,而“拉开”的方式、路径、程度、落点等,则是展示类空间的更广阔天地。




学术支持及校对:成义祺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13b094931800.pn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