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文化与工匠精神传承
2023-04-28
2023年4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夏燕靖应邀在“上美讲堂”开讲“传统工艺文化与工匠精神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给予当下的我们无穷的精神力量。工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我们所说的古代匠作之艺曾在历史上形成较为突出的悖论。历代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但凡热衷于工造工艺者都保持着与工匠们的倾力合作,精心从事各种造物之事,这使得匠作之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成为集“实用”与“审美”合一的极具价值的劳作,而成为巧作的“艺术品”,荣登古代艺术的大雅之堂。
如今,“工匠精神”甫一问世,便被国人所珍视和频频提及,这算是对古代工匠及工匠文化传承的致敬。然工匠之作,或曰“工匠精神”,其实质则多是埋头苦干,注重眼前活计,不苛求他人,有几分手艺做几分的活儿,“能工巧匠”应该是对他们不错的褒奖,最后的落脚点仍在“技艺”的精工追求,其本质也充满文化与精神,更高的要求便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对于社会讲合作、守契约、重诚信、促和谐,分工合作、协作共赢、完美向上的社会风气。
在本次讲座中,夏教授教授择选古代工艺文献与工匠之作的经典案例,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文化与工匠精神传承”给予了详尽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形态特征】
面对传统文化,今天的人们对其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自觉靠拢,寻求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审美和文化力量,以帮助自己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种是持观望甚至回避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不适合当代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然而,无论哪种态度,当代人与传统文化之间总是存在着亲缘关系。夏教授认为,要讲述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必须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是一个大概念,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文化”在我国古代本指“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因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重要的是领会其精髓,要避免在领会传统文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化倾向,而是要立足于对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理解贯通。
从四项历史条件出发,夏燕靖教授引导同学们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特征。其一,从区域构成环境来看,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延续产生极大的影响,即传统文化中有“天下”的概念,而少有“世界”的认识。这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并长期隔离,形成中国独特的表意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自成体系,且没有断层,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二,从文化构成基因来看,文化总是与经济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的渊源始终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相适应,形成于自然经济社会之中,农业培养了因循守旧、乐天知命的性格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其三,从历史构成脉络来看,在殷周之际出现的重要转向,即人文转向,由神本向人本转向,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走向,例如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其四,在魏晋玄学时期,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中国地理地图
【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性”】
中国古代对“传统”有多个版本的解释,例如“易姓为代,传统为朝”,说明“政统”传承在纯粹性和系统性基础上的合法性;之后“传统”又指向所有过往历史的继承;《说文》则指出“传,遵也,从人,专声”,衍生出传授,宣扬、流布诸意;《释名》指出“统,绪也”,以后引申出世代相继的系统等意。而夏教授指出了论语中的“传不习乎”对我们今天的非遗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点明了传承中的实践要领。“礼、乐、射、御、书、数”组成的“六艺”是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教育的标配,结合部族时代、夏商周三朝、礼崩乐坏与百家争鸣、儒释道及民间信仰等历史背景,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夏教授归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下特征:
君子“六艺”
一、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具有无限的长度。中国文化包含中国的一切文化和文明成果及习俗,这些习俗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可能的,但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永远被中国人所传承下去的。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个传承性特征应该论万世而不论一时,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可能被一个阶段抛弃,但必将重新回归。
二、普遍性。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谋求人类的幸福。孔子所言忠恕之道即是“仁道”,而“仁道”是以平等为基础,一切反人道主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一切反对公平的文化,可以说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三、世界性。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传统文化是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是利他的文化,不是自利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国际主义的文化,不是唯我独尊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在于与世界文明的对立,而在于在几千年前,就为世界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四、永恒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构未来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中国人,天然地承担着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华文明没有断绝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上古时期的文明在今天和未来仍然是有永恒生命力的。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自信。
夏教授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孕育过程中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合成。正如史学家苏秉琦提出:对于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的认识,以往始终是以汉族史为正史。于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均设置为改朝换代的历程,少数民族及中华周边,乃至与境外接壤地域发生的历史则多被简略,故强调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十分重要。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
夏教授讨论了“奇技淫巧”与“能工巧匠”的关系。在古代,工匠通常被称为“奇技淫巧”,指过分沉迷于技巧和制品而无实用价值的行为,这种“奇技淫巧”,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出现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悖论,一方面是斥责乃至鄙视;另一方面又受到行业的尊重誉为“工巧之艺”,这就构成我们今天认识传统工艺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复杂性。
夏教授认为今天可以把“奇技淫巧”翻译成“能工巧匠”,他们在历史中留下了唐代银质香炉球、西汉雁鱼铜灯、象牙席、青铜卡尺、铜车马、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尊盘、象牙套球等失传的珍贵古代工艺发明,以及云锦制作等手艺,让人为之感叹。
编织象牙席(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云锦工艺
不少历史文献也记录了对中国传统工艺和工匠精神的思考与看法。《国语·齐语》中管子“四民分业分居论”乃是孕育工匠阶层的“提案”,这是管仲经济思想最著名的一项观点,他主张在经济管理上,使职业世袭的手工匠及各类生产和商业从业者能够服从有效管理,有重视工商业,利于生产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使人的职业世袭化,让士、农、工、商都固定在原来的职业和地位上,以便让其世袭化,以保证劳动技能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二是同一行业的人群聚一处,有利于彼此间交流生产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即所谓“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是同一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互通信息,彼此间“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价)”(《国语·卷六·齐语》),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
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商朝时期就有明显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工匠,记载为“百工”阶层。《左传》记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可见中国古代能形成如此精巧的工艺和工匠精神,与古代社会对工匠的“人生管制”密不可分,古代“匠户制度”是工匠群体赖以生存的制度保障。工匠往往被要求聚居,形成了职业化的世袭传承,逐步酝酿积累了工艺认知。夏教授指出,细致的职业化分工,及其世代相传的制度安排,是中国早期文明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这句名言就是强调工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以木工为例,斧、锯、刨,乃至“火”的使用尤显重要,故历代文献有所记载。夏教授继续介绍说,在唐宋“传”、“铭”、“赋”、“说”一类的文献中,保存不少关于古代工艺思想的资料。如唐柳宗元《梓人传》、欧阳詹《陶器铭》、魏式《工先利器赋》、白居易《大巧若拙赋》和宋陈舜俞的《说工》五篇文献,就是以揭示其工艺思想或观点的代表文献。
明代黄大成所著的《髹饰录》对“工匠精神”有过精准的描述,他认为髹漆的行为规范与道德伦理在于“三法”“二戒”“四失”“三病”等维度,这些“规约”或“伦理”要求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表述与传达。具体地说:在文化产品设计层面,工匠行为要遵循“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之法规;在文化产品形式装饰上,工匠得戒除“淫巧荡心”“行滥夺目”之滥饰;在行为观念上,工匠不可有“制度不中(不鬻市)”“工过不改(是为过)”“器成不省(不忠乎?)”“倦怠不力(不可雕)”之失范;在心理以及行为技巧上,工匠谨防“独巧不传”“巧趣不贯”“文采不适”之病理。夏教授指出,黄氏对髹漆工匠行为与伦理规范的约定不仅显示“文化产品”是由工匠精神文化构造而成,还显示出文化产品符号所彰显的心理文化特质对于工匠精神的社会化传承具有潜在的推进作用。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
夏教授通过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学理论进行工匠精神的分析,他认为,在本质上,工匠精神的社会化行为就是自然人通过社会文化构造,以期望获取工匠精神价值行为与思想规范,其目的主要来自于人的社会存在、社会需要以及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求。
就广义文化概念而言,工匠文化包括工匠创物(物质表层)、工匠手作(行为浅层)、工匠制度(制度中层)和工匠精神(精神深层)等内容指向。其中,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理论的核心层,它包括工匠心理与工匠意识形态两部分内容。在心理层面,工匠借助“专注”“持久”“严谨”“细腻”“精益求精”“坚守”“不急不躁”“精致”“敬业”等心理品质完成创物行为,这些工匠心理品质的聚集便构成了工匠精神文化。
《文房四宝》中墨模雕刻师冯国权
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系统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文化传承而言,工匠精神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面向人与社会的文化“控制”与心理“约束”的过程,从而寻求工匠精神的文化信仰与价值观,并进一步模塑与整合个体的价值观、行为操守、道德规范等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以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而创生新文化。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
夏教授概括说,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夏教授指出,唯有匠心,方能不负传承之心。传统手工艺在人类世代相传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手工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在如今的时代,工匠精神绝不是一砖一瓦的手艺,匠心更不是意味效率低下的做法,而是指向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现代工业。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他期待同学们从自创、自立开始做一个固守初心的工匠,用工匠精神锻造中国品质。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同学A:日本正在进行用现代形式来进行传统工艺的再生等方面的探索,请问您认为这对我们国家进行类似尝试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夏燕靖:我们不能走传统的老路,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一味追求复古。对于我们今天的设计师来说,首先要认清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包括它的文化基因、形式、审美、样式等要素,再将其结合到今天的文创产品之中,就可以获得不俗的影响力。当下我们的旅游产品面临着高度同质化的问题,我期待设计师把传统文化的实质提炼出来,不要做成一次性消费的产品,而是以工匠精神去钻研设计。另一方面,日本的道路也给予了我们不少先进经验,他们十分注重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从而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非遗传承。总之这是一个关于文创产品设计、旅游市场管理、工匠精神塑造等方面的综合问题。
同学B:威廉·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塑造了完全不同的艺术路线,请问我在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过程中应该如何侧重?
夏燕靖: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实际上是大工业生产后的一种反思,中国经历了四十余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如今也到了对自己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和教学进行反思的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总是想紧随世界的发展步伐,系统地通过工业化、信息化来改变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到了一定程度后,我们应该慢下来,去寻根,去寻找自己的文化渊源。例如我们对汉服和对西装的追求,促使如今形成了定制和成衣加工两条道路。我认为手工艺界也会如此,手工艺设计师今后可能会趋于小众,转向定制化,设计永远不会没有市场。我们的教学也在与时俱进,例如国美将“服装染织”专业改为“时尚设计与管理”,这改变了我们对手工艺的固有观念认知,与市场的发展趋势相接轨。
学术支持及校对:蒋英
更多精彩内容尽请关注
【上美讲堂】官方抖音、视频号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