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性与创新标准——以靳尚谊的油画探索为实例

2023-05-10

640.jpg


2023年4月21日,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英国瓦尔堡研究院资深学术委员曹意强教授应邀在“上美讲堂”开讲“艺术特性与创新标准——以靳尚谊的油画探索为实例”。

在艺术史上,“传统与创新”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往昔艺术的高峰,诸如中国唐宋艺术、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无一不从“复古以更新”的思潮中巍然崛起。然而,至20世纪初,这种互动平衡关系被明显打破,“创新”得到单方面的强调,甚至取代了艺术的标准。在此次讲座中,曹教授以我国美术教育家靳尚谊的油画探索为例,旨在重新思考艺术创新的问题,其中涉及创造性、艺术本体语言、风格、个性和民族化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这些讨论,以更加清醒地认识“艺术与创新”的实质关系。


【艺术与科学创新标准之异同】


640.png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的双向学科,创新是其共享的引擎。艺术与科学本为一体,自18世纪,它们开始逐渐分离,前者偏向人文价值研究,而后者重在对自然的发现。然而,在伟大的人文学者和杰出的科学家身上,这两者始终可以相互碰撞、相互转换,从而迸发出创造火花。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心灵的想象力和对事物品质的判断力即是它们创新的同一源泉。曹教授指出,其不同之处在于:艺术的创新永远根植于传统价值,走的是复古以更新的通途;而科学的创新却是以推翻前人假说为本务,追求新发现的价值。因此,科学展示的是一部线性的进步历史,可借新旧为判断标准加以评价,而艺术则不能以时代先后论其高低。艺术技术媒介的发明与进步,虽与科学相同,但新技术的采用并不能保证艺术作品的质量。

艺术的创新是美学品质的创新。就此而论,靳尚谊认为,艺术与科学在创新目标上是不一样的:对于科学来说,创新是终极目标,它把用新发现淘汰前人以推动人类进步作为旨归,而在艺术上,创新则是基本的要求。因为艺术价值的性质决定了其目的:其创新不是科学上的淘汰,而是在传统的沃土里绽放独秀的新枝。


640.jpg

640.jpg


曹教授指出,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其创新本质:审美品质永远是判断艺术水平的创新标准。综观艺术史,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共时的宏伟景象——一幅幅伟大的杰作,独立成峰,傲立于历史:它们不因时间流逝而改变价值,也不因形式新旧而相互抵消,更不因人们的趣味喜好而丧失美学价值。艺术史便是一部讲述艺术超越与价值共时的历史。而从在靳尚谊的艺术实践及其成就可以看出,他的探索始终是建立在这样的艺术史观念基础上的。


【艺术性质与创新辩证机制】


上述艺术性质内含创新的辩证启迪。曹教授解释说,一方面,世上绝无凭空的创新,没有坚实的累积技术的支撑,单凭灵感与才气决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欲超越前人而独树一帜,首先必须探究技艺,谙熟所选媒介的表现语言,方能进入“技进乎道”的化境。而在另一方面,艺术之大忌在于技术之简单重复和形式之貌似与雷同,如唐代书法家李邕所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因此近代吴昌硕说:“化我者生,破我者进。”曹教授指出,这一“化”一“破”,便是艺术品质的吸收融合以至创新的境界。靳尚谊在毕生的油画探索中,始终把握住“学”、“化”、“破”这三者的辩证超越关系。

1955年,靳尚谊参加了前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油画训练班。油画的基本语言建立在素描、色彩和构图三架构中,其媒介特质擅长于借助透视与解剖营构引人入胜的三维空间错觉画面。

640.png

1957年,油画训练班同学与马克西莫夫合影

图片

马克西莫夫《小拖拉机手萨沙》 1954年

布面油画,56cm×45cm


曹教授指出,这尤其在文艺复兴经由巴洛克至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历史叙事性油画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历史重大题材以人物为主体,因此欧洲油画重视人物题材,这也是人物肖像画特别发达的原因。油画媒介因易反复重叠塑造与修改,也因其可厚可薄等特性,在再现人物与物象的形体、质感及色彩方面有独特功效,同时具有宽阔的笔触形态与力度回旋余地。法国19世纪的印象主义,从表面上看,反叛了之前的再现传统(我们通常把这个传统误称为“写实主义”),开辟了现代派的道路。但其实,印象主义并未偏离再现传统的内核,只是转变了侧重点,有选择地强化其中的某些要素,以求更好地捕捉自然物象瞬息万变的光影效果,油画语言中灵动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自由的构图在其绘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观赏者发现,这些看似松散而不完整的画面却能变幻出此时此景的真实错觉:撩乱的笔触与色彩在我们眼前神奇地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树木、河流、云彩、人物、阳光、薄雾,从中仿佛还能呼吸到空气的清新。可以说,印象主义借助油画语言的基本潜质将欧洲再现主义或“写实主义”推至了顶峰,历史上没有任何作品比之更“真实”了。后印象主义把重心放在了表现与结构,又重返于油画媒质的基石“塑造”。而正是对油画基本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方式造就了油画家个人的独特风格。


图片

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时期的欧洲著名油画


靳尚谊在马克西莫夫训练班中所学的东西印证了油画基本语言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据他回忆,在那里他第一次认识到“结构”在油画造型中的重要性,于是学会了以骨骼、肌肉的构造为基点,在体积、空间的框架内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同时,他初步了解了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光源色的色彩体系,并努力改变自己从固有色出发去观察物象的中国传统习惯。如前所述,组构复杂的宏伟画面结构是油画的重要技能。无怪乎,“马训班”的训练成果最终都体现在历史画之中。靳尚谊通过创作《和平的讲坛上》与《登上慕士塔格峰》两幅毕业作品,不仅训练了综合把控油画语言的技巧,而且为他未来典雅庄重、含蓄隽永的画风铺垫了基调。


640.png

靳尚谊《在和平的讲坛上》 1956年

布面油画,100 × 80 cm

640.png

靳尚谊《登上慕士塔格峰》 1957年

布面油画,185 × 140 cm


毕业后,靳尚谊在版画系从事素描教学,这为他提供了深入研究人物素描的机会,而素描可说是油画语言的骨骼。素描决定油画的水平,决定油画的风格,历代油画大师的作品无不验证了这一点。徐悲鸿深谙此理。鉴于前述油画原理与人物题材的内在关系,亦即在油画传统中,对于素描、色彩与构图诸要素的强调,其目的旨在表现人物形象。


640.jpg
640.jpg


在徐悲鸿心目中,就油画而论,人物已不属于纯粹的题材,而是艺术的形式。这就意味着人物素描不过关者是难以从事油画创作与基础教学的。当时,他赏识靳尚谊的人物素描功底,特将他从版画系调入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以充实油画基础语言的教学。而这个时期,也是靳尚谊个人创作的收获季节。

从1959年至1976年,靳尚谊陆续创作了《送别》《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踏遍青山》《毛主席在炼钢厂》《十二月会议》等作品,发挥油画的塑造特性,再现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主义现实题材,在创作实践中,他努力提升自己油画的本质技艺,对人物塑造、构图和色彩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曹教授认为,从这些早期创作中,已然显露出他构图简洁、形式典雅的造型气质。


640.png

靳尚谊《十二月会议》 1976年

布面油画,135 × 160 cm


【油画本体语言与个人风格】


从学油画伊始直至1980年代初,靳尚谊与国内绝大多数画家一样,主要通过苏联美术而学习油画,而苏联油画源于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当时国内的画家,除了见过一些印刷品,从未亲眼观摩欧洲油画原作,这极大地限制了对油画表现力的认知。1980年代,我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靳尚谊属于最早跨出国门的画家之一,从此以后,他几乎跑遍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反复研究历代原作。他始终承认油画源于欧洲这一简单的事实,通过向欧洲大师虚心学习,领会油画艺术的特质,掌握其本体语言。我们考察靳尚谊的创作风格变化,不难见出他探寻欧洲油画史的轨迹。

据靳尚谊自述,上世纪80年代,他旅居美国一年,当他在博物馆考察了欧洲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原作后,相比之下发现自己的作品“不好看”,究其原因是形体体积处理“不到位”,这就使得画面单薄而乏厚度。体积问题不仅涉及思维与观察方式,而且关乎空间、构成、明暗与色调、透视与解剖。例如,人物形体边线的处理,在他自己的画中,是平面性的勾画出,未尝考虑其空间与结构的暗示,而在欧洲杰作中,不论采用线性还是块面性的手段,边缘的描绘都能清晰地表现出形体的空间感:造型厚实而富有微妙的变化。


640.jpg

640.jpg


曹教授指出,随后创作的《塔吉克新娘》和《老桥东望》就是他探索体积、解决边线问题的成果。当时有评论认为靳尚谊转向了新古典主义,但从上所述可见,其初衷并非在于某种“主义”或“风格”,对他而言,艺术的本质无关乎样式,判断艺术的标准,并非在风格而在品格。“古典”即往昔经典,它蕴含着永恒的基本规范与崇高的价值观念,按照中国传统文论观念来说,这样的规范与价值就是“有常”,而不同的艺术形式则是其“通变”的结果。古典主义是一种尊重传统、保持美学标准、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无论风格与形式发生多大变化,这种精神成分始终隐含于历代杰作之中,这就构成了油画本体语言中恒定的价值因素。


640.png

靳尚谊《塔吉克新娘》 1983年

布面油画,60 × 50 cm

640.png

靳尚谊《老桥东望》 1997年

布面油画,74 × 54 cm


可以看到,靳尚谊在长期的油画实践中,探索着不同的表现语言与形式——从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从印象派到分离派,或从重明暗塑造法到点彩法直至装饰性手法,但万变不离其宗。他在作画时始终力图将情感保持在中性的状态,以求相对冷静地处理形与色,这种作画态度与心境是古典主义式的,与其所追求的绘画效果与境界相默契。《塔吉克新娘》一画奠定了其风格的品质基调:构图单纯,形体明晰,色调柔和,格调隽雅。

为了更透彻地提炼油画的核心技艺,他把精力集中到了肖像画的创作上。肖像画乃是油画史上的重要类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油画媒介的采用与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与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有关。历史画在油画史中曾长期占据中心,而其核心主题是历史人物,可见肖像画在此中的重要性,因而成为画家技艺高低的试金石。曹教授感叹说,无怪乎,伟大的油画家首先是杰出的肖像画家,从莱奥纳尔多到提香,从伦勃朗到鲁本斯,从委拉斯贵支到安格尔,再到印象主义画家直至现代主义者莫不如此。例如以风景画著称的毕沙罗和柯罗都首先在肖像画上下了功夫,现代主义的代表毕加索更是如此。靳尚谊选择肖像画不仅可以专注于油画形式问题的研创,而且这一类型也符合他自身的艺术气质。

在考察欧洲的过程中,他也注意到油画语言与题材之间的某些关系,以人物画为例,欧洲人物的形象较中国人更显立体感,更适合油画表现。因此,在研究古典主义绘画手法,探究素描、色彩与笔触的造型关系时,他以更接近欧洲女性特征的新疆人物为题材。这一实验使他重点解决了形体塑造中的边线刻画与色调关系的难题,为他后来的中国肖像画创作奠定了基础。这可显见于《画家黄永玉》《瞿秋白在狱中》《孙中山》《青年女歌手》《画家詹建俊》等作品之中,体现了他创造性地将欧洲古典主义语言转化为描绘中国现实人物的手段。


图片

靳尚谊《画家黄永玉》 1981年

布面油画,80 × 80 cm

640.png

靳尚谊《画家詹建俊》 1994年

布面油画,120 × 115 cm


【油化本体语言与油画民族化】


如何在充分尊重油画语言、充分发挥油画媒介的表现潜质的前提下,将之转化为表现中国意境的创作媒介,是靳尚谊这一代人念兹在兹的问题。曹教授指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关乎题材与形式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采用写意与写实方式,或用线与用块面的问题,更不是一个加入所谓的“中国元素”或符号便能解决的问题。在艺术史上,上述刻意的做法被批评为“矫饰主义”。

靳尚谊心目中的“中国油画”不是以形式而是以品质定性的,而其品质的衡定标尺就是油画策源史中的杰作。作为中国油画家,唯有画出最高水平的油画,不论何种题材,不论何种形式,才称得上中国油画。它必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历史上各国油画大师的实践无不证明了此理。

在他看来,油画的民族化不是符号化,而是审美特质的体现。就美学品格而言,人类的艺术具有许多相通之处,正因为如此,虽然语言不通,世界各国人民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欣赏与理解不同文明中的艺术。正是谙熟了油画的欧洲本源,才为靳尚谊在油画中吸收中国画因素开启了空间。《髡残》《晚年黄宾虹》《八大山人》等作品即为佳例,画中松动的笔触颇具国画的意笔效果,同时又与法国印象派绘画的笔触遥相呼应,既保持了油画的基本特质又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


640.png

靳尚谊《髡残》 1999年

布面油画,150 × 114 cm

640.png

靳尚谊《晚年黄宾虹》 1996年

布面油画,115 × 99 cm


20世纪初,有欧洲学者曾将油画划分为两个范畴——“线性”与“涂绘性”,类似于我国绘画的“工笔”与“写意”之区分。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拉斐尔的作品,造型明确,线条清晰,属于前者,而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笔触粗犷,形体模糊,属于后者。这种划分难免武断,但也清楚地点出了欧洲油画在不同历史阶段反复出现的倾向,有助于我们通过比较而理解其一般特征。靳尚谊的油画历程与此似有印合。近年来,他更注重实验线性描绘与平面色彩造型的尝试,这也并非是追求风格,而是寻求一条能够更好地捕捉中国现代生活情感,更恰当地表现东方含蓄之美的途径,这充分地见之于《途中》《醉的变体》等近作。在这些画里,形体的塑造内含于线条定义之中,纵深的空间融化于简约的装饰性背景之内。这种画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明暗法则和透视原理的限制,给予画家更大的自由去组构画面,去专注人物情感与形式的细腻处理。


640.png

靳尚谊《醉的变体》 2021年

布面油画,90 × 99.5 cm

640.png

靳尚谊《途中》 2015年

布面油画,100 × 96 cm


这一转向与之前所有的作品拉开了距离,无论在题材还是风格上都如此。然而,这些不同形式的作品所传递出的美学特征则是一以贯之的:形象典雅优美、形式协调中节、构图平衡和谐——画面中所有细节,不论形状或色块,无不宛若一首歌曲中的音符协和而成悠扬的旋律。


640.jpg
640.jpg
640.jpg


对靳尚谊而言,“和谐”、“平衡”、“统一”这三者不仅仅是古典主义艺术的原则,也应该是油画的基本要素。对此,如果我们浏览一下油画史,就会发现,纵使形式剧变,甚至在反叛传统的极端例子中,这些基准依然或隐或现地存在于其中,靳尚谊将之概括为“抽象美”。在其毕生的油画探索过程中,靳尚谊始终坚守这些基本原则。也正基于此,使之能够将中国文化精神与审美旨趣融入这门外来艺术,赋予了“油画民族化”理想以充实的内容,逐渐形成了他个人鲜明的油画风格。


【结语】


“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创作与教育的永恒命题。创新不是填补空白,而是通过研习前人成就并将之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曹教授总结说,靳尚谊60余载的油画探索是一个不断对传统、自然和自己的发现与挑战的过程——艺术家不仅须从丰富的往昔传统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技艺与风格,而且须从自己所处时代的经验中发现创作的激素,但此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家对自身的认识。

这三者达成平衡便是造就艺术家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而真正的艺术作品的重要价值之一便是以其永恒的美学品质启示我们在各个领域的敏锐直觉,激发改变世界的创造力,在此,“艺术与科学乃是同一大树上的两大分支”。由此可见,靳尚谊这样的艺术探索在意义上超越了专业的界限,揭示了创新的广泛含义。


640.jpg


学术支持及校对:邵捷



更多精彩内容尽请关注

【上美讲堂】官方抖音、视频号


6412d58a436d6.jpeg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412d5ad9c93b.jpeg


6412d5c01fff2.jpe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