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与思量——中国公共艺术30年之回眸

2023-05-08

640.jpg



2023年4月24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翁剑青应邀在“上美讲堂”做题为“演进与思量——中国公共艺术30年之回眸”的讲座。在此次讲座中,翁教授通过介绍一系列公共艺术案例,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公共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问题,并结合当代公共艺术的需求,分析了艺术得失和经验。




640.png

潘鹤《拓荒牛》,深圳市府广场,1984年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概述】




439b9f3cf062f21940886901f079c73.jpg




现代公共艺术源起于欧美,于20世纪90年引入中国。翁教授指出,从欧美20世纪60年代前后至90年代的发展情形来看,公共艺术的观念、政策和法律规章指向建立“文化国家”以及“艺术为人民服务”,把公共空间的艺术作为社会美育和社会福利作为追求和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精英、政治、大众和娱乐性消费的艺术均有介入,显现各自的存在和价值观念。因此,公共艺术实践必然存在对于艺术的定义、形式美学的趣味、艺术创作、鉴赏的权力分享,以及为所有社会成员所能接受的艺术困惑和质疑。




640.jpg
640.jpg




中国的大型城市户外雕塑可看作是早期面向公众的艺术,在特殊历史时期,它首先是国家政治话语的传播和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城市环境美化之用途。翁教授介绍说,20世纪70年代末首都机场壁画群的落成是中国公共艺术的先声,这是国家改革开放初期艺术向着审美、多样性和艺术自身的回归的典型事例,也是艺术理念的现代性和社会性的初步呈现,可以被看作是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一个端倪及重要标志。




640.png

鲁迅美术学院 集体创作《胜利向前》,沈阳中山广场,1969-1970年

640.png

曲乃述、王熙民等《庆丰收》(原名《人民公社万岁》)组雕之一,北京农展馆,1959年

640.png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礼赞》(局部),北京国际机场壁画之一,1979年

640.png

潘鹤、陈允贤《和平少女》,北京西长安街,1985年




中国大陆引入公共艺术概念,并进行社会实践,外因在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艺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引入了国际间丰富多样的现代艺术形态和观念;内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中国的城市化、商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时间发展为线,中国公共艺术的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价值理念可以表现为如下几个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关注环境美化、城市雕塑。重在视觉审美与户外环境的装饰。

90年代中后期:关注艺术形式的革新及其社会学意涵,逐渐注重开放空间的美学品质。

2000年代初期:关注艺术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及提升城市商业环境的人气。

2000年代中后期:提倡公共艺术的“公共参与”,关注“社区艺术”及其“内部生长”和互动性。

2010年代初期:关注艺术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关注艺术的“在地性”和差异性。

2010年代中后期至今:关注艺术在乡村建设方法的综合性,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的考量与实践,关注“参与式”艺术的社会学意义。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翁教授以城市社会学、文化学及艺术学的视角,强调了公共艺术与城市化、生态维护、社区建设、商业经济、乡镇振兴、日常生活、社会美育、以及艺术家自身修养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结合信息和技术全球化背景,分析了公共艺术地方性、适切性和差异性的实践与缺失等问题。




【从宏大叙事的宣传到城市社会生活情形的多样性表达】




640.jpg




在城市雕塑建设的概念下,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表现市民阶层的艺术作品。翁教授认为,这些作品以平民化的视角和文化价值观念呈现了城市空间与日常大众的应有关系与审美诉求,力图使艺术成为城市社会多样化生活美学和城市文明的生动呈现;呈现了城市社会主体的生活形貌及其富有地方性和时代性的艺术视角,以平民意趣及地方情怀呈现了城市空间内涵与感性的片段,塑造了一个重要的艺术多元与转型的历史时期。




640.png

展望《人行道》,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年

640.png

何勇《都市中人》,上海,1996年

640.jpg




【为城市文化和历史树碑立传】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兴起与城市化、工业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经验世界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探索等观念形态的变化。翁教授指出,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强调与具体地域和城市社会的现代关系及公共性内涵,如《深圳人的一天》系列雕塑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公共性,成为中国城市雕塑形态向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形态和文化观念演进的重要节点。市场经济和公共文化艺术得以新的发展,艺术家的创作也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变化。城市商业与市井文化环境对于现实中的公共艺术的多元化生长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例如上海是典型的国际化商业城市,她的特点来自于中产社会及其公共交往的内涵和方式,其公共艺术的生活化、平民化和时尚化即是其中的自然反映与表达。




640.png

《街市的光艺术》,北京西城区夜市局部,2000年代初期

640.png

《深圳人的一天》,深圳,1999年-2000年

640.png

《雨天》,上海市北京西路,21世纪初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与兼容】




公共艺术的价值在于呈现和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引发公众思考和对话。艺术家需要有问题意识和社会关怀,并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翁教授介绍说,在21世纪头十年,中国公共艺术的实践形式出现了动态、短期、综合媒材,或融入景观及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态,同时注重与地方环境、现实需求以及与公众社会互动和对话的公共性文化价值的体现。公共艺术发展中也面临着如何实现艺术民主、防止艺术的平庸化或庸俗化、防止权力性操纵和利益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关注文化生态层次的多样性和地方社群利益的内在需求。




640.png

梁硕《城市农民》,北京及上海陈列,1999年

640.png

《梦幻巴黎》,上海武宁店家乐福,场景仿真壁画,2009年

640.png

《巧克力雪糕》,武汉中山大道,2011年

640.png

展望《飞来石》,漳州碧湖生态公园,2012年




【艺术的社会实践与理论探讨并进】




640.jpg




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界、理论界和社会知识界的介入和推动,特别是中国高校艺术理论学者的参与和促进。自21世纪初以来,国内学界陆续出版了近十多部关于公共艺术与当代文化研究的著述和诸多研究性论文,这些著述和论文从当代公共艺术的观念、文化内涵、理论依据、社会意义、国际经验和方法论等方面探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普及和深入。翁教授指出,这使得中国公共艺术从初期的城市雕塑、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认知局限,走向更具有当代性、公共性和参与性意识的艺术和学术探究,扩大了国际视野和学术内涵,逐渐把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社会的艺术实践,并作为服务于市民公共文化生活与日常交流的当代艺术形态。




640.png

《波》,西南交通大学校园,2010年代初期

640.png

杭州中山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老字号商业及建筑信息的梳理

640.jpg
640.jpg




【公共艺术对于生态美及环保意识的关联】




近年来,一些公共艺术作品通过从政治学、艺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介入生态治理问题,从补白、点缀景观空间,到揭示公共场所的社会功能和城市历史文化及生态意识。翁教授指出,现当代艺术的领域和走向集中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先锋艺术及实验艺术;另一方面是试图使艺术的享有、参与和评价走向民主化、多元化及福利化,也即走向多元化的公共领域及日常生活中的公众社会。




640.png

西溪湿地公园公共家具上铸刻的有关湿地的昆虫及人的活动记忆

640.png

《珠峰·重生》现成品(装置),2010年上海世博会现场




【商业文化与公共艺术的相互需要和促进】




翁教授指出,文化与经济关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也不能只解决生态治理问题。商业经济和艺术振兴有内在互惠关系,公共艺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文化内涵之一是为普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交往的空间。中国城市公共生活空间及传统商业街区的再造,为公共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环境和契机,促成了艺术形态的综合性及景观化呈现。




640.png

《时尚天地》,北京地铁5号线,2008年

640.png

杭州中山中路著名老字号邵芝岩笔庄旧址前的真人雕塑,2009年




【艺术对于社区振兴和改良的介入】




在21世纪头十年,对于城市社区的修复、振兴和艺术介入,成为中国公共艺术实践切近市民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指向。公共艺术部分的从广场、展场、CBD、政府办公大厦、商场逐步走向了市民日常生息的社区,成为社区建设的显要内涵,包括社区艺术馆、小剧场、健身娱乐创作的建设,增进了社区内部生活的便捷与场所美学内涵。




640.png

社区玩具设施,广州时代玫瑰园社区,2008年

640.png

水帘景观装置,深圳华侨城社区,2005年




【“非典型公共艺术”的另样生长】




社会主体的多元介入和不同条件下的艺术实践的差异性、特殊性,形成了“非典型公共艺术”的特点——其形态、方法和观念的非典型性,这有益于公共艺术生态的多样性、多层次探索,也说明公共艺术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翁教授介绍了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一系列案例,他提出要坚持在地性、生长式、生活化的艺术之路,要对当地民众的文化习俗、自然环境、产业特性及现实利益,予以尊重、保护和协调,为当地住民的环境维护、生活品质、产业发展、民众就业、个人收入和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提供助力或有益的影响。




640.png

沈烈毅《拐角处的跷跷板》,杭州,2021年

640.png

四川美院虎溪校区的学院外事接待场所,保留了川西乡村民居院落的原貌

640.png

村民靳红强画展在石节子展出,2018年

640.png

村民和川美学生结合创作《羊磴上河图》长卷




【新材料、技术参入下公共艺术自身形貌的拓展】




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设立需要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观念的结合。翁教授指出,在公共艺术介入具体空间的方式及方法上,已经不再局限于静止、固定、长期陈列的或单向度交流的形态,而是出现了某些动态的、短期的、综合媒材的或融入景观及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态,并逐渐注意到艺术与公众互动中的公共性、体验性和审美的娱乐性等价值涵义,更为注重艺术与所在环境的整体性效应和相互关系。中国的架上艺术、实验艺术和城市公共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640.png

郑靖《水体活动雕塑》,芜湖雕塑公园,2013年

640.png

郑靖《光艺术》,南京秦淮光影艺术节,光纤雕塑,2018年

640.png

《光影万象》,南京秦淮河国际光影艺术节,2018年

640.jpg
640.jpg




【主要问题及欠缺的概要归纳】




640.jpg




翁教授总结说,30多年来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与研究的多面情形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如艺术价值着眼点的多元化和对于社会基层及日常生活的关注,以及地域经验和社群利益的关注,但其中也存在着法律制度欠缺、学科建设与人才欠缺等矛盾。他指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好公共艺术的权力和利益与多元的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从世界眼光和本国实情去建构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传播和管理体系等话题。




640.jpg




学术支持及校对:周娴



更多精彩内容尽请关注

【上美讲堂】官方抖音、视频号



6412d58a436d6.jpeg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412d5ad9c93b.jpeg


6412d5c01fff2.jpe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