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合神离——从董其昌的书法看书画关系

2024-01-23

640.jpg

2023年12月22日,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丘挺教授应邀在“上美讲堂”开讲题为“妙合神离——从董其昌的书法看书画关系”的讲座。在此次讲座中,丘挺教授介绍了董其昌的书法和绘画风格,以及他对墨色的运用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特点,阐释了书画创作中笔墨相发的内在关联。

640.png

【明】(传)曾鲸、项圣谟《董其昌小像》 上海博物馆藏

640.jpg

丘挺教授介绍说,此次讲座的主题就来源于董其昌《临苏东坡书》中的语句:“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董其昌是他心仪的画家,其作品体现了中国画平淡天真、悠远秀润的美。他指出,书画史上不乏书画造诣兼备,又能“两相引发”的文人书画家,如宗炳、李公麟、米芾等。特别是自元代以来,“以书入画”观念蔚然成风后,许多画家的笔墨表现与他们对书法实践的体悟相互渗透——或是绘画得益于书法中对笔法的领悟,或是书法风格得益于绘画经验的启示,暗含着许多微妙而又互为因果的内在关系。例如徐青藤的大写意花鸟可能得益于他的狂草,而他那酣畅淋漓的写意画又反过来带动了书法创作的意态。董其昌对墨法的考究是他追求秀雅古淡气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他对墨色、墨气的微妙把握得益于深厚的山水画笔墨功力以及“画欲暗不欲明”的总体审美取向。

640.png

【明】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董其昌在考取功名时,曾因书法不佳被降为第二名,此事对他的刺激非常大,也成为他励志学习书法的动力。董其昌尤以善用墨而闻名于世,其对帖学的“悟入微际”是从碑帖墨迹本与名家真迹的体悟中脱胎而出的。翻阅有关董氏的书画理论,其中对用墨的强调随处可见,他强调“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他善用淡墨、浓墨、泼墨、破墨、积墨、焦墨等各种墨法,追求不可名状、烟云变灭的意韵,强调“古淡天真”的审美取向。


640.png

【明】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640.png

【明】 董其昌《集古树石画稿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丘挺教授介绍说,明代是中国文玩和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以宣德年间为典型。庞大的供求市场推动了艺术品交易的繁荣,形成了丰厚的产业链。明代的材料生产和品类远远超过元代,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极大地满足了书画家的需求。董其昌对名墨、佳砚、老纸极为讲究,他喜欢砑制坚密、细腻光洁的镜面纸、藏经纸、贡品高丽纸、宣德纸、极品泥金纸、洒金纸及绢等。在《佩文斋书画谱•董其昌传》中记述了他的用纸:“章都谏鲁斋令华亭,日精印朱丝、乌丝、长笺、金笺、斗方云母笺、大小副启,俱以细料洁白棉纸印,裁极工者,送备先生文房之用。”董氏书画作品的用墨多是名品,他也曾为万历年间的程君房试墨,并撰《程氏墨苑序》。其用墨习惯应多以现研的墨作书画,且研墨极为精熟,再略破以清水,蘸墨多是用浮于砚中上层的纯墨,故每详审其墨迹,极为精爽细腻,干净透明,淡处还能透出纸纹。

640.jpg
640.jpg

董其昌在临摹中进行创作转换,将心仪的历代名作中的杂树、芦荻、水草等进行剖析,并将其单列出来。他的画作墨法秀润中又不失苍茫,尤其擅长干笔和湿笔互用。他用墨的丰富性体现在其干笔枯墨的纯熟控制。“淡”不仅是形迹上的墨气感受以及结体取态的审美自觉,更体现了董氏的审美意向。

他的书法通透而润泽,受到米芾的影响。如跋米芾《蜀素帖》卷尾的行书,秀美潇洒不减米蒂,而其中笔墨互见,枯润温厚,行笔快处,绢纹依稀可辨,有意思的是,其行锋走墨,颇合山水画笔墨表现中“毛”“糯”的审美要求。董其昌评画常由诗而画、由画而书、由书而诗。他的艺术通感和对尺度的细微拿捏,在其画论中均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取佛学“渐悟”“顿悟”的义理,强调知行合一,在临画、读画时观照古人之心境,在写生时亦印证名家之理法与境界之高下。

640.png

【明】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640.png

【明】 董其昌 行书《论画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曾自述学书历程:他初学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后来改学虞永兴,并仿效钟元常。我们看他写在王蒙《具区林屋图》上的题跋,使用了金粟山藏经纸,以秃毫淡笔蘸浓墨出之,墨色清秀温润,与他的山水画风一脉相通。他的书法具有魔力,有一种意态闲定的状态,直指人心。董其昌喜用宣德纸与金粟山,金粟山藏经纸有白底、黄底两种,这种纸在明代非常珍贵。他的书法中可以看到类似于巨然的披麻皴和枯树出枝的温厚秉性。他强调作画“欲暗不欲明”,所谓“暗”,即不刻露,不露觚棱圭角之意,这种取向促使董氏在作书用墨上追求古雅温润,强调墨气的亲和性而不是视觉上的冲击力。

640.jpg
640.jpg

丘教授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董其昌书画理论的高妙,指出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和笔墨趣味都重视含蓄,笔墨造境讲究“一段生成”即无形式的形式。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丘教授又借董其昌评苏东坡的画论来细致谈论董其昌如何“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董其昌认为转笔、放笔是精神血气易于放过之处,也是书家紧要关津。他对苏东坡的书法墨迹有深刻的感悟,认为古人的笔法墨法无法通过石刻传达,在探讨用墨现象时从其源本性的笔法着眼;他赞赏苏东坡的意造和心合观点,但也批评苏氏作书时由于偃笔所致的肥恶墨相;强调用笔要丝丝入扣,平、留、圆、重、变,进而要能够通变;强调清劲之气由笔得来,不善用笔者会导致墨气散漫、肥、恶、浊等问题。最后,丘教授认为那些优秀的画论,对中国画的品评和判断往往是恰如其分的,有些甚至是非常精确的。

640.jpg

在讲座的后半段,丘挺教授分享了他近年来的创作和举办的重要个展,展览的主题也多有侧重,如“丘园养素”“愿学”“延月梳风”等,这些展览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

他从不刻意区分自己是画家还是书法家,这两者都是他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他喜欢用书法来记录思考和题跋,无论是实用还是艺术创作,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喜欢在金石书画中沁润、滋养、渗透而不断成长的感觉。能在古人、造化、心源中互证互生,是非常诗意与幸福的。在音乐、书画、器物中交替地回旋递进,细微的审美体验在交互中被理解或再以新的面貌呈现,一切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之后渐渐觉悟,开始尝试画下和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以此来记录日常的事物,并展示了一套名为《丘园养素》的囊括南北园林的册页,其中的跋文讨论了园林的流变、园主的身份以及造园的方法等问题。

640.png

丘挺“延月梳风——丘挺作品展”展览现场


丘挺教授强调了中国画中文本叙事的重要性。在元明清时期,中国画的题材被深入挖掘和细化,形成了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线索。他认为,当我们学习传统时,不仅要临摹好一张画,还要理解这张画背后的生成根源,这可能会给我们在建构新的绘画语言时提供一些启发。他还分享了自己对董其昌书法的临仿之作,他喜欢董其昌书法中在生熟之间的闲雅,若清风徐来,灰调子透出的悠然彰显着烟云变灭的画意。在他求学期间,对董其昌的临习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临摹了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的《青卞山图》以及王季迁藏的《山水册页》四开,体会董氏的笔精墨妙。他认为董其昌的用笔可谓绵里藏针,生熟之间笔致尤显性情,用墨温润清雅,乃高手中的高手。

640.png

丘挺《太行雪霁图》


最后,丘挺教授强调了董其昌作为一个个案的研究价值,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其书与画两相引发,山水重古意,有天地观念。董其昌对绘画建构的辩证体认、对天地造化和绘画语言本体的重构、对后世的影响等都具有当代启示性意义,并成为后世笔墨探索的坐标之一。

640.jpg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640.jpg
640.jpg
640.jpg


同学A: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笔墨弱化或者淡化的趋势?

丘挺:在今天流行的审美趋势下,人们喜欢灰调子和小清新的风格,包括工笔画也在弱化一些东西。我认为宋人折枝花卉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画得很工细,但能够有效地呈现出筋脉的结构。古人在论书论画时经常使用人体的经络、筋、骨、气、血、脉来讨论。没骨是一种水墨形态,即使在人物画中也多有运用。无论是用笔线还是用块面来呈现,没骨本身都带有心理和情理的意趣。我认为只要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这些气质,淡一点或浓一点并不是太重要。


同学B:请问水墨画如何体现其现代性,其中的道德功能、社会功能或是自娱性哪个更重要?

丘挺:美术的功用是多样且开放的,每个人表现的内容都不同,水墨画尤其如此。它注重内化和精神超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命题创作是一种常见的主题创作形式,古代也有很多优秀的主题创作作品。例如,“归汉题材”通过细节的把握和色调运用来展现民族认同和历史叙述;“瑞雪题材”则表达出东方人对高洁情怀的向往,并通过雪意暗喻君王的品格和警示,或是对瑞雪丰年农事丰收的美好。抗战时期的主题创作则强调民族根性和凝聚力。这些主题创作既具有世俗关怀,又涉及政权合法性的改造,同时兼备了精神凝聚和时代超越的元素。因此,在今天来看,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状态。像陆俨少、吴湖帆等画家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于不同主题的创作能力,无论是表现原子弹爆炸还是梅花开放的喜悦,包括对杜甫诗意的描绘,都是体现艺术家立足当下的思古求新。


640.png
640.jpg

节录张雨《明德游仙词》2024年,纸本

640.png
640.png
640.jpg
640.png
640.png



学术支持及校对:史晨曦



6412d58a436d6.jpeg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412d5ad9c93b.jpeg


6412d5c01fff2.jpe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