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设计应对数能时代
2024-01-26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服装研究院院长吴海燕应邀在“上美讲堂”做了主题为“时尚设计应对数能时代”的讲座。数字化已成为时尚文化体现的主要手段,与先进的技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此次讲座中,吴海燕教授介绍了设计师学习数字化技术,进行艺科融合教育,获得完整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吴海燕教授指出,当前社会正处于数能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提升和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已经提出了数字中国战略,包括数字基础、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和数字安全等方面。数字化发展对于衣食住行等产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未来的设计师来说,他们将是数字经济、数字设计、数字文化和数字生态的操盘手。
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对创新应用十分重要,每一次数字新技术的出现都意味着社会迭代发展的关键时刻到来。数字时代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特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时尚行业进一步加速了数字技术的普及,先进的素质和技术一旦进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就会成为大众崇尚的时尚潮流趋势,艺术、科技和时尚的结合是近年来各个领域都在讨论的话题。吴海燕教授指出,新时代的设计师要能够推动设计手段和方式的发展,成为时尚设计的先导。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延续生命,我们需要将数字化技术与设计相结合,熟练使用机器设备软件,学会独立判断和选择有用的信息,实现良好的人机协作关系。
吴海燕教授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与工程的结合,以及艺科融合教育的重要性。艺科融合对于时尚生态链的构建十分重要,例如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设计项目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她鼓励学生们关注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关注完整的产业链资讯,学习资本和金融知识,同时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实习和社会活动,以获得更完整的知识结构。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随着生活需求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也伴随着材料和科学的进步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在中国的优秀企业已经实现了智能策划、智能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输出。吴海燕教授总结了数字化加新基建、时尚设计加数字化、数字化加色彩的流行设计、数字化加图形图案的设计、数字化建筑服装平面的设计、数字化加具体服装品牌的设立和成立等重要方向。她接着强调了文化艺术数字化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是数字智能化的特色,需要设计师具备思辨科技与文化的能力。此外,艺科融合也是品牌发展的可持续方向,可能会派生出许多新型行业和业态。
吴海燕教授谈到了品牌的基础素质构建和应用素质转换在平台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她建议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物理系统、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她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购买某个产品或解决方案,而是会影响各行各业中涉及到IT的所有要素,通过技术和文化的变革,可以改进、替换和整合现有的资源。她依次介绍了数字化市场调研、数字化人群研究、数字化的设计规划等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例如智能衣柜是一个可以识别个人数据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设备,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肤色、体型等信息推荐合适的服装,还可以提醒用户更换破损的衣物,甚至可以通过扶贫链接将不再穿的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
吴海燕教授表示,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人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判断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时尚品牌的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数字化是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基础,数字化转型链接文化资源的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化转型将链接各产业平台,提供智能化的应用和生活价值。品牌数字化加设计文化、数字化加图形图案、数字化加材料等方面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吴海燕教授介绍说,数字化的图形图案也将是未来设计的重要元素,微元素、子元素、群元素转化为数字化将对国际国内一线设计师有巨大的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学习图案生成算法、风格化的融合技法、照片级别的图形智能生成等方面。如今,数字化已成为时尚文化体现的主要手段,与先进的技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化可以通过数字化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播,数字化在产业文化、信息文化和智能文化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因此,设计师应该多运用数字化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时尚设计、时尚品牌需要关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关注新的技术和趋势,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吴海燕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在引发就业危机的同时也开辟了大量创新的机会,优化了人类工作的效率。在时尚设计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在系统化的基石上,并以文化艺术根植品牌基因,借助数字化的设计,转化形成时尚风向标,引领生活方式。时尚品牌的数字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效应包括大量节省人工成本、缩短设计到批量生产的过程等;负效应则包括流行地域差几乎消失、流行周期大大缩短导致盈利期缩短、原创鉴别更加困难等。在这种背景下,时尚品牌的市场化为独立设计师和新毕业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小微市场品牌可能缺乏原创能力加速更迭,因此原创仍然非常重要。
吴海燕教授强调了艺术眼睛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出精准的判断。她认为艺术教育培养的精准眼光在她十多年后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吴海燕教授认为艺术教育有两大特性:一是培养敏锐的眼光,二是为无序的世界提供审美品质的标杆。她强调,艺术家需要具备敏感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发现新的事物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在谈到应对复杂问题的思考方式时,吴海燕教授强调了生命危机、生存资源和生活设计的重要性。她建议学生们从更高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和问题,追根溯源,寻找问题的核心。她提出了设计方案的四个要素:现象元素、设计元素、文化元素和智能元素,只有当这四个元素集中在一起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吴海燕教授表示,时尚前沿的设计应该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基于绿色、智能和全球网络。设计的原则包括人与自然的本源关系、人与物的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道义。地域的自然原材料、制造业、特色品牌创造业和服务业,以及新型创意品牌、商业模式、数据协同创新和跨界舞技等都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科学技术支撑着美学和艺术设计,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系统创新创意是实现美学的关键。中国文化的特色品牌需要整体协同才能形成中国的品牌,构建中国文化和设计哲学的思想、方法与体系能够支持美学的发展,从而形成智能、智慧的中国时尚。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同学A:请问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如何使用AI来辅助设计?
吴海燕:AI在设计前期非常有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收集大量的信息和灵感。AI可以提供过去的数据和模式,但设计师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和创新。我不赞成将AI仅仅作为一种设计手段来使用,我认为这种简单的迁移并不能体现设计的复杂性和创意性。设计应该源于生活问题,并结合美学和艺术来进行创意。虽然AI可以生成大量的信息和模式,但设计师需要突破这些模式,创造新的模式。这需要设计师与不同专业的人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小团队,共同进行创想和设计。例如在过去,设计师可能需要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然后画出类似的作品。但现在有了全球范围内的大量信息和模式,设计师需要超越这些已有的模式,创造出全新的设计。
同学B:我是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请问您对我开展学科学习有怎样的建议?
吴海燕: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纵向和横向的探索。纵向是指了解该学科的历史渊源,横向是指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对于你的美术史论专业,我建议要深入了解美术史的历史背景和核心内容,找到根文献进行研究。知识的积累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会不断增长和演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定力,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术支持及校对:周方
更多精彩内容尽请关注
【上美讲堂】官方抖音、视频号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