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夫玩偶之家
2024-01-31
2023年2月10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油画家俞晓夫教授应邀在“上美讲堂”开讲“俞晓夫玩偶之家”。俞晓夫教授计划在政府合作项目中打造一个公益性的工作室,将其命名为“俞晓夫玩偶之家”。他打算将他绘画作品中的“玩偶”通过雕塑的方式进行呈现,并在此进行展出,这是他近期的一次“蜕变”尝试。在此次讲座中,俞晓夫教授以“蜕变”为关键词,着重介绍了他从艺至今在艺术手法上的蜕变和最近创作转型方面的一些蜕变。
俞晓夫教授在早年尽管也学习了油画,但一开始的主业是一名插图、连环画画家。他曾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的一名业余作者,工作期间断断续续经常从基层被借调出来,他在工厂工作的七年时间内有一半在外。在此期间他跟随“老法师”毛震耀先生学会了从草图,粗稿,再精稿,最后再墨线完成的整个过程,也曾被他带去赴河北涿县下生活,开眼界。他回忆道,夏葆元逼人的才气,优雅的高级技法,灰色格调的气质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是确定追随。
19岁时,俞晓夫教授得到了一本有着精美插图的《星火》杂志,但由于当时没有扫描或复印设备,归还杂志的日期又迫在眉睫,出于无奈,彼时的俞晓夫教授只能通过临摹的方式记录下了600张图像。这种苏联风格的插图还与油画和素描技巧紧密相关,大量的临摹让俞晓夫教授了解了插图中的黑白关系,装饰点缀的所有美妙之处,以及这个领域里所呈现的丰富而高尚的文化意味,这在无形中为俞晓夫教授的油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俞晓夫教授还回忆了库克雷尼克塞三兄弟的插图画集,其中寥寥的水淡墨浓,加上韵含包浆的疏朗用笔,让他领略到批判性知识份子可贵的、带有病态的冷冷情怀和幽默感,在精神层面大受震撼。
之后,俞晓夫教授进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开展系统性的学习,他选择了油画作为自己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了日常训练的重要性。他提倡每一位同学都要进行写生的长期作业,只有日积月累深入专业才能真正体会到时间塑造画作的魅力,通过一个月乃至更久的反复创作,总能找到自己和大师之间的距离,并不断接近大师水平。比较连环画插图和油画创作的区别,俞晓夫教授指出,插图作品也许可以凭借记忆力完整复现,但油画作品必须坚持写生,以避免“空”的问题。
在大学求学时期,俞晓夫教授经常在图书馆里临摹苏联时期的创作。他认为欧洲古代的油画多多少少有点贵族、宗教气息,难以被当下的我们吸收,而法国印象派、或是列宾美术学院的创作可以对当下我们开展创作产生很多的启发。同时,他也十分关注雕塑艺术的整体力量感,并尝试将这种整体的力量结构用雕塑的语言进行解读,应用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之中,来充实自己的人物形象。
毕业后,俞晓夫教授被陈逸飞相中,分配进入上海油雕院工作,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在他眼里,陈逸飞是一个几乎像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传奇人物,他的一张小风景居然成就了一段美国石油大亨和母国的外交风云,一个普普通通的水乡小镇因他而赫然成为世界名胜。他是一个拥有大思维和英雄主义内心的人,当然同时也是个思路缜密,精致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构思创作从来是大处入手,落落大方,俨然是一个学院派,堂堂正正,造型能力独步天下,创作构思总是以天下为己任。他座右铭式的口头禅是:“画画,一个是要有贵族气,一个是要有派头。”这也对俞晓夫教授的看画审美产生了巨大影响。
“蜕变”的过程伴随俞晓夫教授的整个创作生涯,并仍在继续发生。近年来,俞晓夫教授正在探索油画衍生产品的创作,“俞晓夫玩偶之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介绍了自己作画的过程,一般遵循先打底然后直接绘画的创作顺序,而蜕变就发生在这一次次作画的过程之中。过去,他也曾像一般画家开展创作一样,总是对着影像资料进行创作,在现有画面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渐渐地,他的创作转向确定大致色调后对造型进行变形,达成接近于一种漫画的展示方式。俞晓夫教授展示了他为索美画廊设计的兔年Logo系列作品,具体包括了海报、餐盘、瓷器、饼干盒等载体。
讲座最后俞晓夫教授分享说:“艺术上若你想到达自由的彼岸,天赋当然重要,但还是要靠自己去雕凿,尤其是当雕凿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不要大意,要悉心把握好火候。”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