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解读

2024-10-08

640.jpg


2024年8月30日,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赵健教授,应邀在“上美讲堂”做了题为《设计的解读》的讲座。


640.jpg


基于我国城市化率已达65%的程度、基于当前的特殊经济环境以及艺术设计教育四十余年持续蜕变的大背景,借助于具体且相互关联的若干案例,赵健教授向同学们作了如下的“设计解读”。


【城市更新与公共艺术】


640.jpg

640.jpg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设计职场还是设计教育,“城市更新”均已成为城市发展迫在眉睫的具体课题与任务。


640.jpg

640.jpg


中国的城市建设从大规模/高速度的“新建”,开始转向循序渐进/条块点交替的“旧改”。这一转变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与此同时,也是我们高校设计教育体系转型和课程内容调整的依据和路径。


640.jpg

640.jpg


从“新建至旧改”的城市更新复杂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公共艺术,其属性和功能已远不止于原有的和狭义的“艺术形象创作”——它已是凸显“新与旧”新型空间关系的重要介质,已是物理环境与精神氛围之间的特殊纽带,已是“开环”的公共区域与“闭环”的社区边界的活跃关节,已是区域、团块、流通、容纳等多元环境的“非标化”、“活性化”之符号、导向、辨识、记忆载体……


【柏林墙印象·历史楔入现代】


640.jpg


柏林墙印象——这是一个借助于公共艺术载体,将历史遗迹的“单体”,经拆解/挪移/重新诠释/多重衍展……搭载转换为柏林特定街区文化地理标志的典型案例。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柏林墙基“残存”于地面的痕迹,不仅被保留,而且经引导和延续,以明晰的“线痕”穿过新的广场,跨越新的马路,“途中”经矗立着的“墙体原砌块”的强调,再经(原砌块)表面凃鸦而呈现丰富信息……它不仅构成了线性贯穿、虚实呼应、“阻停”与“通过”并置的公共艺术形象,同时大尺度地展开了(柏林)这片区域“八十余年新与旧”的时空跨越,创造了“两德主题”的公共作品范本和特别的当代艺术形式……


640.jpg


不同于传统绘画或雕塑,借助于柏林墙残痕与片段,展开并形成的这件“尺度”宏大的公共艺术,客观上成为“城市更新”的生动且特殊的举措,成为艺术形式介入城市设计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柏林墙周边的不少单体建筑,都充满“旧改与新建”之间的对话、并置、穿插、融合……它们大多借助于“时间”的冲刷和雕凿,顺势而为地转换并叠加着“空间”性状的变化与由此而形成的新价值。


640.jpg


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因而它们实际上难以“明确分属”不同的专业(或行业)。其间的交互与融合场景,要求对既有素材和物理片段作有意义的梳理、选择、搭配和组织。

另外,即使是视觉图像本身,通过构图设计也能对柏林墙的张力进行再释放……;再有,对具“城市更新”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传播本身,也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


【悉尼奥运纪念柱阵·旧物新用】


640.jpg


作为“既有资源再利用”的典型案例,悉尼奥运会的纪念柱阵,展示了“城市更新”丰富内涵中的特殊类型——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在塑造城市记忆和文化认同中的特殊作用。


640.jpg


该案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而是由数百根金属圆管组成的“柱阵”。这些“圆管”长度接近、直径相同——它们鱼贯排列,从而构成整个“柱阵(空间)”的长宽高——并由此形成虚拟的“展厅”。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其中每一根圆管的“管壁”,客观都成为了“展厅”里诸内容的主要展示界面——它们硕长别致,犹如特制的展柜或展版——或被镂空后内置奥运的实物展品、或经添加其它的造型元素而形成不同的竞赛场地、或将图文信息印制于管壁表面、或将竞赛纪录及相关数据(图表)置于相应的地面……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其中的少部分“圆管”,则尺度递减直至与地面平齐,并由此标定出整个柱阵的起点(焦点)以及渐高渐宽的趋势——由此形成虚拟的“序厅”;其中每一根圆管的“截面”,则转换为序厅诸信息的主要展示界面……


640.jpg


构成上述“柱阵”的这数百根色彩缤缤纷的金属圆管,实际都是悉尼奥运主场馆钢结构留下的“剩余型材”,它们虽仍是“新的”,但因在“后奥运时使用”而自然成为(奥运)“遗产”——也因此被赋予了“旧”的意义。


640.jpg


这些金属圆管不仅作为展示介质,承载了悉尼奥运可资纪念的丰富信息;而且作为特殊构件,生动建构了不同凡响/绝无仅有的悉尼奥运的纪念性场域。其“新建”的意义,是创造性地搭接了公共艺术与展示空间;其“旧改”的意义,则是创造性地挖掘了“剩余型材”的新的价值——从而开拓了“城市更新”的另一类别。


【泰特美术馆·新与旧的并置】


640.jpg

640.jpg


泰特美术馆是由伦敦泰晤士河畔的百年电厂改造而成,其建筑本体保留着原有“旧——并厚重着”的红砖形体及风貌,然后在其“顶部”叠加了虽边界齐平但面貌截然不同、相反相成的“新——并轻盈着”的白色玻璃形体及面貌……这,固然亦属“城市更新”,但它更具体呈现出“旧的更旧、新的更新、新旧并置、新旧对话”的完整逻辑。


640.jpg

640.jpg


“旧馆”表面的破损部分,均以“全新”的同类材料“直接修补”而非“修旧如旧”,由此逐渐叠加并呈现出经“岁月、自然、人工”等综合作用下的疤痕、补丁、细节、层次……如同艺术品本身应有的那样丰富。


640.jpg

640.jpg


“旧馆”内部最具辩识性的“涡轮机大厅”,因其“旧”功能的消解而释放出令人惊讶的“新”——今日少有的巨大空间尺度。从而形成(馆内)艺术活动最易聚焦的热点。这里曾展出过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亿粒瓜子》,这件作品的超大规模以及与观众互动的超常方式,也只有依托“以旧换新”的这个“超级涡轮机大厅”,才能游刃有余地承载、诠释并衍展出作品的张力。


640.jpg

640.jpg


其“新馆”的地下展厅,则以原生态的混凝土性相,出人意料地凸显“新”馆之“旧”——以构造、脱模、原真、质朴的诸元素,形成这个地下层展厅最少/最简/最素的“空间基调”——而“形/色/质/声”的一切可能性和延伸余地,全部留给了它将承载的各种展览及作品本身……


640.jpg


泰特美术馆——在整体上提纯、强化差异;在局部中逐层比照、相互对话……以“时间差”为方法论,着力彰显“新馆”的现代价值与“旧馆”的历史价值,从而达成其所在区域“城市更新”的特殊风貌。


【普拉达艺术基金会·品牌力融入旧建】


640.jpg


普拉达基金会这一案例,展示了“新旧融汇、设计与时尚品牌相融合”的城市更新又一路径。与泰特美术馆“新旧并置”的手法不同,普拉达基金会着重将新与旧的不同元素加以“融汇”(而非“并置”),创造出既时尚又具高辩识度的城市更新体验。


640.jpg

640.jpg

640.jpg


“旧的”厂房被改造——其外观“更新”为令人惊讶的金色或镜面反射;其“新的”造型则采用非逻辑的手法——例如倾斜倚靠着建筑立面的电梯外廓,以及异形的建筑结构……它们间接地展现着(普拉达)品牌的注目率与话题性;再有,其洗手间和展厅内部,通过非逻辑的材料配置和超常的空间切分,充分且别致地“物化”着奢侈品牌的“无用”……


640.jpg

640.jpg


这类设计,不仅巧妙对应着“城市更新”的目标和对应着特定的品牌,同时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从业者和学习者来说,还展现了超越传统工具和材料、超越常规应用场景。


640.jpg

640.jpg


普拉达基金会建筑群中的金色表皮及镜面墙体,成为了所在区域引人注目的新型地标。它回应着如何将旧建筑转化为具话题性和辨识度的当代性课题,确立着跨越艺术与传播的独特品牌维护途径。


640.jpg

640.jpg


【阿玛尼展示馆·光为媒的城市更新实践】


640.jpg


阿玛尼展示馆以“极轻干预”的外观统筹方法和“极少配置”的展陈光效系统,将消极的旧厂房,转换为积极的品牌文化展场;提供了以“品质”为基础、以“光媒”为杠杆,撬动多触点的连锁体验,融入多维度的“城市更新”价值。


640.jpg

640.jpg

640.jpg


在精准、丰富、含蓄且多层次的“黑盒子”空间中,每一件展品(服装)从型廓到质地至细节,都因高雅神秘周全的光效,得以高维并恰入其份地凸显;其“洒落”在地面的阴影,则掩映出展品(服装)与人、与应用场景之间的尺度、厚度、边界以及情感的冗余……;展品“之外”的一切,则全隐于暗部——消解了长宽高、消解了纵深感……升腾着品牌本身那“不可解、不求解、求无解”的神秘、深邃、自信、自组织的张力。


【上海本土的城市更新实践】


640.jpg

640.jpg

640.jpg


上海的城市更新,从早期的“局部更新”如苏州河岸旧仓库改造,到中期的“单体更新”如水舍、老船厂变身;从“线性的更新”如世纪公园周边健身步道的达成,到杨浦滨江的贯通……都能解读到“城市更新”的起始点、切分符、推进力、以及综合及交互价值;近期的“在地资源挖掘”+“业态文化整合”,例如“外滩源”建筑群中,虽鱼贯排列但性相各异的每一个单体,都可视为城市更新中“新旧对话”的生动题材……


640.jpg

640.jpg

640.jpg


作为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理应珍惜并活用“在地的”丰富资源和多种机会,借助自身的专业方向和课题矩阵,有选择有计划地参与城市更新的实践,亲身体验不同的新与旧现场,亲身触碰可延展可蜕变的文化内涵和应用场景,力所能及地与现阶段的“城市更新”同频同步。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同学A:赵老师能否分享一些上海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

赵健:上海在城市更新方面中的以下案例值得关注:

640.jpg

例一:苏州河畔的老纺织品仓库改造——大约20多年前,不少旧仓库因台湾设计先辈的介入和示范,先后被改造成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工作室群落。它们“旧的”外观被保留——以与苏州河沿线的原有风貌保持一致;内部则因陋就简、修旧填新、局部点化,精细调整……成为上海最早的城市更新“微改造”范例;这类的改造,客观上顺应时代、合情合理,朴素实用……确实开阔了当时设计人的视野,同时也拓展了新的应用场景,促成了整个社会对“旧改”必要性、可能性、生命力等的认识。


640.jpg

640.jpg

例二:南浦大桥西岸的原“南市电厂”,她大约是中国最早的发电厂。十多年前被改造为上海世博会的“城市未来馆”,现在则是上海当代艺术馆。这属“大体量、地标性、文化性”的旧改项目,头绪繁多……。由于其改造的启动时间早、设计周期短,加之当时还处于对“城市更新认识”的幼稚期,因此在今天看来,该项目尽管“更新了”,但不足与遗憾皆有……

640.jpg

640.jpg

例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宝武校区——拟利用长800余米、宽200余米、高30余米的一处旧厂房改造而成。如何挖掘、梳理、利用并掌控这一“巨构”,使其“超常尺度”能匹配“全新理念”,以重新建构“上美教学”的新维度及活性化矩阵,以“未来应用场景”反推“宝武地块重塑”——如能实施,这可望成为城市更新和艺教结合的独特案例。

640.jpg


同学B:您认为学生多出去看看世界对提升艺术素养有帮助吗?您建议我们去哪些地方学习?

赵健:我以为同学们有机会的话“多出去看看”确有必要。尽管现有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科技,已能便利地扩展视野,但亲身的体验和直接的感受仍无可替代。

例如:我曾想与同学们共同解读“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瑞士馆——它借助反常的尺度系列,旨在消解观者的一般视觉经验……如果亲临现场,任何人都会瞬间被震撼;但如仅靠图像,就几乎全无感觉——难以辨识、理解并认知它的意义和价值……

又如:目前筹备中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其部分场馆在“赛时”是“不需要”现场观众的——于是这类场地“不配置”看台或观众席(仅有“赛场+电视转播机位”)……如果没有实际认知和现场经验,上述“无观众的体育比赛”,是不是匪夷所思?

可见,对于设计和艺术的学习来说,现场感、身临其境、真切体验等,确实非常重要、不可替代。我想同学们可以理解为何在信息时代的今日,仍有必要“行万里路”了。

当然,上述各例仅限于物质实体和固定不变的场所,除此之外,动态或可变的“活动”,也属“行万里路”的范畴:例如有质量的艺术和设计活动、双年展、设计周等,只要有心并有所判断,也会是很好的学习与体验环境。总之,“多出去看看世界”或者说“行万里路”,最重要的是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用脑去质疑或思考……


学术支持及校对:董昳云


更多精彩内容尽请关注

【上美讲堂】官方抖音、视频号





6412d58a436d6.jpeg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412d5ad9c93b.jpeg


6412d5c01fff2.jpe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