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美不美?

2024-11-11

640.jpg

2024年11月1日,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孙振华教授应邀在“上美讲堂”做了题为“科学美不美?”的讲座。在此次讲座中,孙振华教授从常识出发,对美学以及科学、技术、工程的基本概念进行的区分;厘清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分析“科学美”的说法;从思想史的角度回顾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争论;探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的功能和作用;讨论科技、人文与人类的未来。


【关于“科学美”的问题】640.jpg

孙振华教授首先介绍了“科学美”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就持续关注“科学美”的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有:科学有现象之美,如科学实验、观察中的虹、霓等;科学有描述之美,如科学家在文章表达上的个性,如狄拉克清晰、明确;海森伯朦胧、含混;科学有理论结构之美,如物理学方程式,简洁、优雅、和谐、齐整。他认为,科学美是客观的美、终极的美、是与人类没有关系的“无我之美”,科学美只有具备专业科学知识的人才能欣赏和领略。此外,物理学家张双南在《从美的角度讨论科学的宇宙观》的演讲中认为,美的特征是“没缺陷”和“不常见”,科学技术美就是弥补缺陷,发现不常见。2007年,张燕翔也曾在《当代科技艺术》中提出“科技未来可能替代艺术”。因此,孙振华教授指出,什么是科学美?科学美不美?应该分别放在美学、科学的框架下进行考察。


【从美学角度看“科学美”】

审美的主体是人,美学反映的是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美学由鲍姆嘉通(德)于1750年首次提出,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审美活动是人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孙振华教授介绍说,美学的基本类型有自然美(“真”知,科学)、社会美(“善”意,伦理学)、艺术美(“美”情,美学)。


640.png

毕加索 戴帽子的女人半身像(多拉)


孙振华教授指出,杨振宁先生所说的“科学美”实际是自然美和形式美。所谓自然美,就是虹、霓、雪花、晶体、满天星空、流星雨、日食、月食等元素;而形式美,拥有整齐、反复、均衡、和谐、对称、统一等特征。自然美由于不具有社会和人的因素,它只是美的初级形态,有些自然物外表看似很美,但人并不觉得美,而是觉得厌恶,这是因它和人的关系决定的。人对美的判断并不只看它的外形和色彩(形式美),还要看它和人的关系。而有些造物具备了形式美要素,但不仅不美,甚至感到恐惧。杨振宁先生所说的美主要指优美和漂亮。美不只是漂亮,美的范畴除了喜剧、优美,还包括了悲剧、丑等等。在美学中,表现对象的丑可以转化为表现目的的美。


640.png

罗丹《欧米哀尔》(老妓)


【科学、技术、工程】

孙振华教授介绍了科学、技术、工程的定义。科学是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预测,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系统。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工程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应用相关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有组织地将现有自然或人工实体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关于三者的区别,孙振华教授总结说,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应用问题,工程解决实施问题;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工程是落地;科学提供原理、模型、公式,技术负责方法、路径、手段,工程组织实施、落地、完成。

640.jpg

640.jpg

科学和技术也存在着相互关系,孙振华教授对此进行了梳理。在西方历史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科学和技术几乎没有交集,科学是哲学(宗教)的一部分;技术掌握在工匠手里,为哲学不屑。而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的技术”取代了“经验的技术”。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中国历史上更注重技术的应用而非基础科学原理的研究,这导致在原创技术方面与西方有差距。目前,中国在技术应用方面做得很好,但在原创技术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科学、技术与审美、艺术】

640.jpg

孙振华教授指出,科学与艺术存在一定的交叉,例如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科学和艺术存在共性,兼具二者修养,能产生积极的互补作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自然美,部分科学结论,原理、模型、公式中有形式美。同时,科学与艺术也有显著的区别。一是目的不同,科学旨在建立客观、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艺术旨在确立人类生存的意义,表达人的愿望、思想、感情;二是方法不同,科学是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的,艺术是感受、体验、想象、虚构的;三是立场不同,科学是客观的、中性的、普遍的;艺术拥有主观性、倾向性、差异性;四是结果不同,科学的结果是规律、原理、公式,艺术的结果是意象、形象、图像;五是发展路径不同,科学是线性的,进化的,艺术是回旋的,变化的。

640.png

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

640.png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孙振华教授分析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最初与技术不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技术作为介质、工具和手段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艺术。艺术史与技术史具有对应关系,例如手工、人力时代的技术对应传统艺术,机器、电力时代的技术对应机器复制艺术、动态艺术、摄影,电子、信息时代的技术对应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今天所谓的“科技艺术”、“新媒体艺术”只是新技术在艺术中的运用。

640.png

奈特《起源》数字雕塑


孙振华教授认为,艺术在今天大量采用新技术的时候,同时也要对它保持警惕。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做一个艺术家,还是做一个工匠?”,要去思考高科技与“低科技”的取舍,去思考慢生活、手工劳作的当代意义。技术的运用应该适当,适度,应该与艺术的需要相匹配,重在艺术观念的表达,不可本末倒置。关于工程与艺术的关系,他认为艺术可以借助工程来实现。例如大型雕塑的创作,和公共艺术项目,本身就是一项艺术工程。


【思想史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孙振华教授比较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区别。科学主义是一种崇尚理性,把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基础,并确信科学能够运用到一切社会领域,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的思想倾向。其代表思想有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霍布斯的“人是机器”,孔德、马赫的实证主义哲学,罗素的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等。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平等和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思想倾向。其代表思想有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以及卢梭的存在主义等。

640.jpg

孙振华教授介绍了对科学主义以及技术至上的反思观点。社会中也一直流传着“宗教是未知的科学,科学是已知的宗教”等说法,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也会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造成生态破坏,人际关系冷漠,情感缺失,阶级分化等问题。此外,不少名人也对此有所反思,爱因斯坦论曾经就有知和无知提出过讨论,霍金、马斯克都曾提出“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可能对人类形成巨大威胁”,赫拉利曾在《三大简史》里讨论了现代化与幸福、科技与平等、贫富差等问题,乔布斯更是曾表示“我愿意用全部的科技来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高科技时代艺术何为?】

孙振华教授认为,艺术在高科技时代意义非凡。人们通过艺术想象一个共同的精神世界,创造人类存在的意义,成为情感连接和共鸣的纽带。艺术有助于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让我们兼顾理智和情感,智商和情商,养成责任、同情、善良、爱心等品质。艺术有助于我们进行跨界融合与创新,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艺术有助于文化传承与延续,帮我们继承地域性的文化遗产。艺术还有社会批判与反思的作用,例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系列电影《银翼杀手》等艺术作品。

孙振华教授总结说,科学美不美?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也不是一个通过逻辑论证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杨振宁先生提出“科学美”的初衷,是希望科学从冷静、理性的逻辑世界里走出来;发现科学的人文色彩,强调科学的情感和温度;改变人们过去对科学固有的认知和偏见;让科学、技术有更多的可能与审美、艺术相互结合、交融,这种认知是非常可贵的。他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杨先生提出“科学美”绝不是希望“科技未来可能替代艺术”,而是相反,希望科学、技术与审美、艺术能有更多的交集和融合,共创一个更好的未来。

640.png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同学:请问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美学的发展是否会有滞后或不足?

孙振华:美学是一门建构性的学科,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知识体系。它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与赫拉利关于人类知识建构性的观点相呼应。美学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高潮,如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但随着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美学的关注逐渐减少。80年代的美学热潮与思想解放和对人的尊重有关,美学的讨论实际上是对人的关注和对世界审美观的矫正。目前,美学学科正在经历转变,从讨论宏大的哲学问题转向更具体、更经验化的问题,如劳动美学和生活美学。现代美学越来越关注实用性,如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问题,这与生活美学紧密相关。尽管美学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讨论减少,但在科学和行政领域仍有其地位,人们仍然使用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来分析和衡量现代科学发展。


学术支持及校对:蒋进军


更多精彩内容尽请关注

【上美讲堂】官方抖音、视频号




6412d58a436d6.jpeg

关注【上美讲堂】官方公众号

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412d5ad9c93b.jpeg


6412d5c01fff2.jpe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