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相生的中国画传统》

2020-09-25

1.jpg
2.jpg


2020年9月25日下午两点,徐建融先生再次做客上美讲堂,以“奇正相生的中国画传统”为题,带领同学们理顺国学与艺术、国学与中国画、国学与中国美术史、国学与旧学的关系。徐建融先生是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画院研究院,曾任上海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徐教授致力于中国美术史与国学艺术的研究,在几十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徐建融教授用大量时间在教育中去思考、实践、综合开课,提倡实践美术史“行之合一”的教学体系,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


徐教授从自己的教学生涯谈起,娓娓道来艺术与科学的不同之处。“数学上有对错,而艺术实际上没有对错,千千万万条道路到最后就是两条,一‘奇’一‘正’”。天下事千千万万归纳出来就是“一奇一正”,没有奇对正错,也没有正对奇错。中国传统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奇一正,一路发展过来有许多人坚持单边主义,要用自己所认为的否定自己所不认为的,但往往徒劳无功。据此,徐教授总结道:“天下事千千万万条,但主要是两条:‘一阴一阳之谓道’,奇正相生,有奇又有正才能够持续发展。”


4.png


何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何谓“奇正相生”?“就像每天都既有白天也有黑夜,没有一天是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的。”徐教授指出,在中国画的传统里,唐宋画家的画就是代表了“正传统”,明清文人画代表了“奇传统”。人们对中国画的固有观念,就是认为中国画即文人画、写意画,靠着宣纸、毛笔完成作品。中国画的正传统与正文化有关,正传统是儒家思想,来源于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即在创作中不要多考虑自己,天下为公。然而坚持艺术家一定要有自己、自我和个性,要打破规则的,便是奇文化。


5.png


为什么说山水画“君亲两隆”?徐教授解释道:“君当然是皇帝,但不是具体的皇帝;亲就是父母,具体代表家庭。一个人活在这个社会上,国家也好、家庭也好,对人们自身寄托了很大的期望,这个“隆”就是隆重。这么隆重的对待、期望,促使人要有担当、有责任。”一个人爱好山水是天性,爱好山水却又实现不了,所以有些山水画家专门画山水让他们挂在家里欣赏。


6.png
7.png


顾恺之的《仕女箴图》中展示了封建社会讲妇德,对民族女人有很多要求。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这一些思想是不对的,封建社会认为做人要有规范,做女人也具有特定的规范。这种规范用文章表示很多人


8.jpg


看不懂,但通过绘画一看便一目了然。一个人爱好自己容貌是合理的,但如果容貌打扮的再漂亮,心灵不美却是不行的,所以首先要注重心灵美。徐教授认为,通过绘画传达教育大家怎么样做一个女人,教育大家怎么样做一个孝子,甚至怎么样做皇帝,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9.png
10.jpg


这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许多人固有认知里觉得中国画传统就是两三笔,但显然这样的山水画不可能两三笔画得出来。传统认知里的中国画贴近董其昌、八大山人等大师的作品,他们有的50岁才开始画,画到七八十岁成名。正文化的传统、中国画的传统是为社会服务,寓教于乐。而奇文化的传统,画画为了使自己快乐。比如董其昌就说“以画为继,以画为乐”,画画就是为了自己快乐。


11.png


除了绘画的目的外,正传统和奇传统两者的功能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动机也不一样。正文化传统强调“画质本法”,即绘画本身的基本规范。正文化的思想来自儒家,儒家的行事规则可以概括为“行无事”,所谓行无事就是按照规范来做。绘画的基本规范就是成型,西方后来把绘画称作造型艺术,也就是成型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我们比西方更早有这样的提法。徐教授认为,“绘画一定要保证形象,以形写神。光形似不够,还要有神。以形写神就是要形神兼备,光有客观的精神还不够,还要有画家个人的感情在里面。”


12.jpg


徐教授进一步阐明绘画中的主观和客观。客观本身注重形神皆备,主观则讲究物我交融,而形象美要高于生活。中国画基本上表现为形象跟笔墨两者的关系,用笔墨塑造形象,没有笔墨只有形象很难塑造;而没有形象,就算笔墨再好也是书法,不能称作绘画。所以中国画既有形象,又有笔墨,其核心是形象美。笔墨美是为形象美服务的,最后表现出的形象美却又要高于生活真实的东西。


14.png


徐教授展示了一张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尽管该壁画破损、磨损了,但菩萨的形象很美。从艺术的角度光漂亮不能算美,但它的神采、线条处处体现着美感。


15.png


“达到这样的形神兼备、物我交融还不算数,形象美、笔墨美两者都美,这就是正文化传统的最高境界。”不仅人物画,山水画也是如此的。徐教授进一步以《捣炼图》举例,该画笔墨虽不如敦煌莫高窟,但基本道理一样的,成形莫善于画,它是形象美和笔墨美两者的结合。


16.png


徐教授展示了一幅《出水芙蓉》,“真实的荷花并没有这么美,也没有这么美的线条,没有这么美的笔墨,没有这么美的形象。但这张画要比真荷花好,因为它拉开了距离,并不是说它复制真实,而是它同真实拉开了距离。”正文化的思想讲究“行其无事”,强调绘画的基本规范,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17.png


中国画总归形象和笔墨两者。那么奇文化和中国画传统,形象和笔墨的关系是怎么样呢?董其昌曾认为“论笔墨之精妙,生活绝不如画”,也就是笔墨高于生活。形象跟笔墨之间,两者都比真实生活要高。奇文化的传统是形象不如生活,笔墨比生活高。


20.png


徐教授总结道,奇文化的传统就好像广场舞、摇滚乐,像杰克逊、鸟叔,但绝大多数人是跳不出来的。但艺术上面不能用广场舞否定芭蕾舞,也不能用芭蕾舞否定广场舞。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合则生美,离则两散,奇正相生”,有奇又有正才能够持续发展。


图片


精彩问答


在徐老师精彩的分享后,现场同学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同学A:徐老师您好,我最近读了一本欧阳修谈论书法的书,书中欧阳修用“奇伟”来形容颜真卿的作品,这与您今天谈到的“奇”很相似。但就像您刚才所讲的,正文化来自于儒家的传统,那么奇文化是跟道家或者禅宗相关。为什么欧阳修作为一个儒者,又是北宋儒学复兴的重要人物,颜真卿的书法在我们看来也是特别“正”的,他在评判时居然用了一个“奇”字,这是我比较疑惑的地方,希望请教一下徐老师。


徐建融:欧阳修对颜真卿非常推崇的,颜真卿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但欧阳修用的“奇”同我们今天用的“奇”还不一样。欧阳修如果要用我们今天这个概念的“奇”,应该用“怪”字的。当时他们对“奇文化”是贬斥太多,所以用“怪”。如果他们认为看不上的东西不会用“奇”,而是“怪”的,今天用的“奇”同原始的“奇”不一样。尽管《孙子兵法》里有奇正之说,但欧阳修的时候还没有刚才所说的“奇”的意思。这一点同扬州八怪的“奇”是不一样的,扬州八怪的“奇”倾向于“怪”。书法是归在子部,碑是归在史部的。欧阳修说颜真卿的书法“奇伟”,还有“伟大”的“伟”,既然是“奇伟”,就不同于“奇怪”。而我们今天讲的“奇正”通常是指的奇怪,所以我的看法还是“正”传统,具体你可以自己把握,就像我们讲牛形体大,鼠的形体小。这里的大小是一个概念。但讲到这头牛太瘦小了,这只鼠好肥大。这里的大小又是一个概念。


同学B:您好徐老师,“正”和“奇”应该是对应的关系,但有个观点是一定要正入奇出,我不知道您对这个怎么看呢?


徐建融:两者不要互相否定,而应该互相借鉴,用长补短。正入奇出有它的道理,正入不奇出也有它的道理,奇入不正出也有它的道理,反正都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就像中西融合是可以成功的,中西不融合也可以成功。有许多人尝试中西融合弄的不伦不类不成功,而林风眠中西融合却很成功,所以任何一种东西我的看法是正也可以成功,奇也可以成功,关键在做的怎么样,适不适合你。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25.jp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