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绘画和张园项目》

2020-10-16

1.jpg


2020年10月16日下午两点,上美讲堂迎来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俞晓夫,他为上大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写生示范讲座。俞晓夫教授现为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委员会,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作为中国海派艺术的一位著名画家,本次讲座俞教授通过张园项目介绍何为沉静式写生,并随笔示范,为同学们介绍众多海派油画名家的艺术特点。


2.jpg
3.jpg


俞老师首先展示了最近画的一些历史画草图。俞老师谈到,历史画从整个世界的美术史上而言,最早始于欧洲,中国并没有太多历史画。中国真正形成历史画是在最近十年,现在所看到的很多伟大作品,基本是人生活在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的经历过来的。历史画在整个世界美术史和欧洲美术史都显得极为重要,尤其在照相机还没发明之前,历史画主要以肖像为主,深刻地表达了一个画家所处的时代和场景。


4.png


近十年,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文化发展的需要和诉求,这使得历史画成为当下艺术平台上的一个重要抓手。现如今的画家,所画的东西、所创作的内容都不是此时此刻的,都是此时此刻以前的,这一点便界定了何为历史画。


5.png


经由上面的介绍,俞老师认为历史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历史画固然重要,创作历史画却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铺垫,同时要有对经典艺术的研究志趣,才能真正把握创作出一张好的历史画的可能。俞老师谈到自己年轻时画过很多种类的画,但真正使自己创作出今天众多优秀作品的根源便是写生。通过写生,无论是快速的到农村捕捉风景、人物,或者是通过日常课堂做练习。写生能锻炼手和脑的反应速度,更能战胜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保留最终的灵感和新鲜感。


6.png


如今进入图像时代和高科技时代,似乎拍照已经完全替代了绘画创作。但俞教授认为局限性不能忽视。谈到这,俞教授认为并非“刻舟求剑”式禁止使用照片,而是建议同学们先打好基础,在有了一定造型能力后再尝试运用图像、照片,比较相得益彰。


7.jpg


精彩问答


在提问环节中,现场同学针对架上绘画上面临的困惑向俞教授提问:


10.jpg


同学A:你好俞老师,想请问为什么您一直坚持在画架上绘画?即使当下受到现代绘画的冲击,您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架上绘画。


俞晓夫:言下之意,我们不得不承认架上绘画的确已经边缘化了,但至少它已经不是现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主打的东西,慢慢地架上绘画还会进一步边缘化。

首先,我要回答我对当代艺术的态度。现代艺术之后的当代艺术,也用了几十年时间,它更多元了,而且是和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是高科技、网络时代的产物。所以,兴趣的转移可能在你们这一代人中已经形成了。俞老师也不是要规劝你们回到架上绘画,事实上,我们一分为二来看,架上绘画也没萧条到那么惨,架上绘画本身也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也完全可以和当代并行,这就是我对当代的解读,事实上也就是如此。

至于架上绘画,本身如果墨守成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画着之前的东西,那是也要出问题的。但俞老师认为现在架上绘画在中国还远远没有被淘汰,因为当代艺术有它的实验性,加上又是实验性的东西,满足不了一大批喜欢手绘的画家的需求。今天坐在讲堂和大家讲,我当然是提倡架上绘画、经典绘画怎么和当代同步,怎么走在一起?这二者我和你们是在同一频道上。


11.jpg


同学B:老师,您刚才讲到从事历史画创作。像我们目前历史画创作是有主题的,对于一个主题来说,我们可能参考的图象非常少,作为我们刚开始进行历史画创作的阶段,如何在没有图象的情况下去开始历史画创作的步骤?


俞晓夫:很好的问题。当我们画到当代的题材,好像觉得很难,不知道怎么画,对吧?确实是这样,也不止是你碰到的问题,大家都碰到。开始拿到主题的时候会觉得很难,这个好像画不出来的,这个好像画出来没有一点效果,还不如就一张照片,开会就是开会,开会怎么画?很难画的,多少人开会,要讲究这个角度、那个角度。

我建议要熟读过去的历史画,但也不要太远,文艺复兴时期太过去了、太古代了,我们建议应该是从法国印象派同时候的历史画一直到苏联时期的历史画,一直到今天我国近十多年来一些优秀的历史画,要看这三部分内容。

自己平时还需要加以训练,要训练自己的创作能力。除了写生以外,自己最好多画一点速写,多做一些临摹功课,无非就是动手的功课,动手就势必会熟练。在这种基础上,个人或者集体一起合作,再或者学校里面像我们这样的老师还很多,都是有些能力辅导同学们进行创作的。根据这些创作再进行协作,有的放矢的去做,我觉得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12.jpg


同学C:您好俞老师,请问您认为什么是海派?


俞晓夫:什么是海派呢?搞理论的专家到现在也没有个现成的说法,所以,我也只能稍微讲一讲。海派就是上海的派,过去海派是大拇指,现在海派是小拇指,好像当下的海派正在是处在一个末路的状态,它过去的辉煌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是上海人,所以我对上海是很怀恋的。海派其实是很辉煌的,它在艺术上有很多特点的地方,高级、洋派慢慢地被忽视、或被假装看不见。随着愈来愈边缘,它自己真的开始有点陷落。现在很多人说海派就是海纳百川,其实这是无奈之说。我个人认为海派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把它重新梳理出来,重新振兴。海派非此不行,否则解释为海纳百川,便永远是吞进吐不出。


同学D:俞老师您好,我是偏向绘画理论的一名学生。接着您上面提到的绘画话语权问题,最近几年写意画的话语权您如何看待?还有就是随着世界多边主义和多元化,我们的艺术,尤其架上绘画,也已经逐渐多元化。


俞晓夫:作为一个画家,我更多从绘画的角度谈论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写意不是中国独有的,油画欧洲早已有之,我们曾学的、迄今为止学的还不怎样,我个人认为它是一个“伪题目”。欧洲人画的很好,我们都是从那里学过来,还没学到家呢。没有学到家,那么你把欧洲写意性油画一定要说成是中国国画写意的浸润,简言之就是为了有“中国精神”硬来,那也没办法,谁不听谁的,反正也伤不了脾胃。


13.jpg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25.jp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