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形态学的三大特性》

2020-10-19

1.jpg
2.jpg


2020年10月19日上午9点,上海大学特聘教授、著名画家卢辅圣老师做客上美讲堂,为美院师生带来题为《中国书法形态学三大特性》的学术分享。卢辅圣老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擅长中国书法绘画创作,同时从事美术史论研究。卢老师曾担任过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著有《天人论》《书法生态论》《中国文人画史》等专著,主编的《中国书画全书》《海派绘画全集》《历代书法论文选》等书籍更是成为相关研究者的案头常备之书。卢老师在书法研究方面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了很多成果,本次讲座卢老师便给出了诸多深入和透析的看法。


从语境中观照艺术形态


3.jpg


卢老师认为,艺术形态是艺术观念的物化现象,即将精神存在变成一种物质存在。但是所有的物化过程都受制于语境,也就是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就会落实为不同的艺术形态。所以,研究形态就必须同时结合观念和语境。

如今的书法史研究落后于美术或者绘画史的研究,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书法离开了原先的语境做研究。比如我们日常看到的楷书形态,在汉末魏晋时代已经产生,但一直到中唐,这种楷书形态仍称为隶书,所以张怀瓘《书断》里面写的隶书其实指代的是我们概念当中的楷书,而《左传》和《汉书》中写到的书法,其实指的是写作方法,即驱谴文字、组织材料、表述思想的行为。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书法研究之途上的很多陷阱。只有回归语境,寻绎历史的上下文,才能稍稍接近书法本体,对其形态规律有所认识。


4.jpg


卢老师说所谓“三大特性”,就是通过结合语境概括出来的三个中国书法的特殊性或者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区别于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书法,而且也区别于几乎所有的艺术形态。


审美性与实用性


第一大特性是审美性与实用性的重合统一。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书写都有其艺术形态,与中国书法不同之处在于,所有为美而存在的形态是分离于日常文字应用书写的,前者的艺术学意义与后者的笔迹学意义彼此割裂而不相容。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美化装饰性字体,但都进不了书法王国,整个书法史的发展,包括篆隶真草各种书体的创生,完全是基于实用,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审美。用古代人的话来说叫“趋急速,示简易”。那些被奉为书法经典的历代名作,无不是日常实用书写的产物,像王羲之的《十七帖》《兰亭序》,皆为生活中的书信文稿。而反过来,我们又可以在最古老的书契资料,比如甲骨文、金文中找到书法艺术形态的基本要素,可以在并无艺术意识的市井百姓书写行为,比如契约、账册中发现艺术性极强的字迹。


5.jpg


卢老师认为,纵观数千年,书法史其精神方面的表现可以归纳为四个层面的语义建构系统,即思想方法、书写态度、生活美学、艺术规则;其物质方面的表现可以厘定出三种类型的书写行为,即日常实用书写、名家艺术创作,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流行书风追随者。它们共同构成了从实用到审美的渐变阶梯,和而不同地支撑着书法接受与书法实践,并最终导向这么一个结果:书法艺术与书写者的生活习俗整合同一。


6.jpg
7.jpg


专业化与普泛化


第二大特性是专业化与普泛化的重合统一。通常认为书法的艺术自觉发生在魏晋时代,产生了钟繇、王羲之这样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但其实所谓自觉是集体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又被强调了的结果,是分类渐进并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过程。现代书法史往往又把这种艺术自觉视为专业化,围绕着艺术本体的某些规则建立起必要的难度。

尽管任何艺术都有这么一个过程,最早产生于实用,和现实、生活相关联,后来慢慢独立出来,成为审美性的、艺术性的存在,从而建立起专业的壁垒,其发展也就为这些内行人所垄断。但中国书法与此大相径庭,一方面,数千年的书法史并未形成社会分工意义上的专业阶层,书法创作活动不动声色地体现在书写者的工作生活日常事务之中,就像现代写钢笔字打电脑一样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在所有使用书面语言的场合,都会不知不觉地体现出艺术性方面的要求,社会广大成员一无例外地投身于日常书写,这样一种别的艺术形态无法企及的普泛化效应,又使书法形态获得了导向整个人生、整体生活的独特契机。观念与形式的匹配,因此不仅或不再是艺术追求过程,而是人生、人格永无止境的修炼,修行和修养。


8.jpg


过去时与现在时


第三大特性是过去时与现在时的重合统一。在千千万万人不断写字的过程中约定俗成为一系列美学规范,或者说技术标准化选择,是所有进入书法界的人无法绕开的晋身前提。前者讲的修炼、修行和修养,就是这种观念技法素养的养成。它既使人同化于不断优胜劣汰脱颖而出的经典范式,在生存与信仰的互动中变成忠诚的信徒,又将个体渺小存在提升为集体意志的宏达体验,融入专属语境所保证的文化认同感。这条价值逻辑链,与孔子、曾子提倡的“克己复礼”“填终追远”极其相似。从临摹到创作,由入古而出新,或者说,以面对过去的方式把传统转化为当前的生活状态亦即过去时与现在时的重合统一,遂成为书法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最为根本的生存发展依据。

1907年,王国维提出了“古雅”的美学命题。书法艺术所致力的目标,或者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动力来源,正是古雅这种人人可习而致的特殊形式趣味,这种经由千百代人歌哭于斯而产生,并持续不断地影响千百代人的集体意识或无意识。


9.jpg


最后,卢老师对书法的三大特性做了归纳,进而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书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大特性实用性完全被取消了,只有审美性孤零零的存在;第二大特性普泛化被取消了,只剩下了专业性;第三大特性过去时也取消了,只有现在时。假如说古代的书法是以面对过去的方式把传统转化为当前的生活状态,那么现代的书法则用回顾过去的方式,把传统转化为当前的文化消费。如果说以往的书法是为人生而书法、为人生而艺术,那么现在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这是书法史上数千年未见之大变局。


10.jpg


精彩问答


在讲座提问环节,现场同学积极参与互动提出问题,卢老师一一进行了解答。


同学A:卢老师您好,因为我最近在看北宋的书论,正好您刚才谈到一个普泛化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普泛化的问题。因为我在宋人的解读当中发现与后世还是有所不同,因为书法发展到宋代的时候,它的外部建设已经完了,要进入到内部建设,这“内部建设”是精神性,它是与工匠相对的,所以苏轼会称扬欧阳修、司马光等人,觉得他们的作品可以遗传百世。但是他对一些专业写手反而是鄙视的态度。那么就是说宋代的普泛化是建立在精神的普泛化基础上,或者说清代以来讲普泛化的时候,是建立在一种材料,一种普遍书写的情况下,我们今天谈的民间书写是一种普泛化,那么这是不是普泛化的一种延伸,您怎么来看待这问题?


11.jpg


卢辅圣:普泛化充斥在与书法有关的所有精神状态和物质状态之中。你讲到北宋那种所谓精神的普泛化后人多推为尚意之风,那只是宋金时代小部分人所遵循的观念,大部分人并不与之沟通响应。同时,即使是尚意的文人士大夫,也会随使用场合的改变而表现不一。其余的普泛化,无论是精神领域的还是物质领域的普泛化,在任何时代都是以不同群体阶层、不同功能需要的方式而分别存在。至于清代碑学所带来的普泛化,实际上是对美学规则和技术标准化选择的宽容扩大。统治书坛一千多年的帖学标准被冲破了,帖学以外的其他形态也纳入了书法的学习范畴。


同学B:我想问卢老师的问题是关于书法的当代化转化的问题。因为感觉好像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包括今天大家记笔记,一部分人会用纸笔,一部分人会用手机。怎么去看待当下书法的转换?因为好像失去了传统日常书写的语境后,书法的艺术形式要么会消失,要么会继续换一种方式在新的语境下生存。


卢辅圣:书法到了现代,正像我前面讲的,只剩下了审美性、专业化和现在时,数千年以来长期和它共存的语境全部消失了。本来可以组成生生不息的张力场,比如说审美性与实用性构成了一个张力场,专业化与普泛化构成了一个张力场,过去时与现在时又构成一个张力场。当这些张力场不复存在,书法就变成只有一小部分人继续进入的专利状态,而且这种专利状态也只能面对进入这个专利状态的人而存在。这种“书法全民性”的消失,使之从“生活状态”变身为“文化清贫”,书法的语义结构就会类似于其他民族的书法,为美而美,为艺术而艺术,与被中国书法史淘汰的历代美化装饰文字处于同一意义。这是当下书法艺术形态得以延续而又改变其性质的新语境生存方式。


12.jpg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25.jp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