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2020-10-23

1.jpg


2020年10月23日下午,上海美术学院特别邀请到了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赵超老师来到上美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讲座。赵超老师是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健康医疗产业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国际设计联合会副主席。赵超老师专注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设计研究与实践,主张通过设计创新整合文化、技术、美学、商业等要素,实现设计的社会属性、人性化体验以及可持续发展。


2.jpg


当下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依然肆虐,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从业者和未来的设计师们,我们应该如何从方法、观念、实践、研究等维度做出哪些工作和贡献呢?赵老师提到,做设计要对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把握,这其中包括产品/服务研发、社会组织创新、设计管理战略、产业发展政策等等;设计师应该具备对社会产业重大需求和设计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预判能力。

2017年国家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五大内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医疗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纲要中提出了中国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在2030年时将达到16万亿。这次疫情之后,这个产业规模应该比当时预测的还要高很多;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角度上讲,健康设计将成为设计学和全球产业发展的未来重要方向之一。


3.jpg


近年来,在国际健康医疗领域,除了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和实证主义理性科学范式的传统医学研究对病灶进行治疗之外,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叙事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强调医生、患者、家属、公众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行为互动和医学的人文关怀。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讲,这种研究突破了患者为中心的单一视角,转而系统地考虑医疗产业领域的全体利益相关方的多元需求,并通过设计手段构建更为人性化的健康医疗体系。

未来,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理论将深度融合,形成循证叙事医学方法范式,充分借助于设计学对多学科进行整合创新的优势,通过将艺术人文与医学技术有机结合,进行健康医疗产业领域的系统化人文创新实践。国际设计组织将设计定义为引导创新,触发商业成功,提供更好质量生活的学科,设计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体验等整个人类活动中,它将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可视化呈现。


4.jpg


艺术与设计学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基于学科交叉的,设计师要具有跨学科的能力。在跨学科的领域中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和用户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创造产品、服务和人造物的系统。目前在这个语境下,设计面临两极化的挑战:

一是设计的矮化,即认为设计仅仅是美学层面的装饰,不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价值贡献载体,这表现在诸多社会和产业领域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忽视。二是设计的泛化,即认为什么都是设计:技术、工程、科学等等皆要冠以设计的名分,使得设计学科失去了自身的边界。

事实上,设计学科主要的贡献在于构建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应用场景,这是别的学科难以做到的。设计是对关键因素、形态特征等进行定位强调和重构的行为,是对当下的问题进行系统整合,然后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重要学科。


5.jpg
6.jpg


设计的关键词是整合,设计师要有对技术、人的需求、市场商业模式等关键要素进行整合创新的能力,需要把不同的知识在一个项目上进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然后提出相应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复杂的人造系统中,设计需要通过研究来重新构架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设计的本质是解决关系问题,厘清复杂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从复杂的关系里找到设计创新的机会点。

后疫情时代我们面临着设计师应该被如何重新定义的问题。我带领的团队正在超越传统设计师的技能和工作领域,例如,我们能够与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们一起合作,进行协同创新攻关,设计研发出基于生物芯片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和重大疫情监控天网。上述前沿科技听起来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专家做的事,但是作为设计师,我们已经能够全面介入到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流路设计等技术研发领域,将技术与艺术在此有机融合,我想只有跨学科的能力才能胜任此项重大研发工作。


7.jpg
8.jpg


设计形式语言的产生,跟体验、需求、功能、技术密不可分。设计本身是一个循序往复和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我在博士研究阶段就构建了一个设计创新的方法模型,这个模型借用了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中间核心部分链接两条基因链的是“需求与价值”,这种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包含了生理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多元需求。

设计同时是针对复杂系统的管理,将复杂的技术和物质/非物质世界相互关联,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设计是对复杂技术进行有序化的管理,并从中发现复杂带来的设计创新契机。苹果公司就是通过这样的理念来构建其企业文化和创新管理体系的,苹果公司研发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产品系统使用了复杂的操作技术,但通过设计手段,他们能够帮助老人、孩子、文盲等不同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用户方便地操作和使用,这就是运用“设计”把复杂的技术系统进行简化和人性化管理的经典案例。


9.jpg


再例如,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系统与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合作,针对救护车进行了设计优化和改良。跨学科的设计团队对救护车内部的救护行为进行了全程的拍摄和研究,梳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实证主义的设计研究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大大降低了救护车上的救护行为的交叉感染风险,提高了救治效率。

设计师系统解决问题的手段是通过输出产品和服务得以实现的,不管是平面、APP,还是实体的或者空间的,设计最终输出的是“物”,“物”里面包含了美学、技术、工艺、机能、语义、界面、色彩、形态等等综合性的要素,进而影响和构建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设计与技术不同,技术探索“物”的功能本体问题,如发动机是否能够运转。设计解决的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人如何使用“物”,如何与物质世界进行交互的问题。


10.jpg


设计师要有系统构架能力,系统构架设计中应该有创新模式的探索。设计师需要全面介入完整的创新链条,从产品定义、方案构想,一直到生产落地。设计师通过构建产品系统,影响到创新链条前端的供应链管理;整个产品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的呈现);随之影响和构建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进而产生用户体验,构建品牌形象。对于设计师或创新型企业来说,一定要有能力来构建这种全链条的创新系统。我坚持认为设计需要回归社会属性,设计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社会学者,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伦理体系。


11.jpg


最后,赵老师倡导学生回到设计本体来看自己学的专业,既要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所谓脚踏实地是要真正能把设计干下来,能够做出一些经典的、产业化的案例,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电脑里的图纸层面。仰望星空就是要了解和预测未来设计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设计面临多学科、多专业领域的挑战,需要有更加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的视野,能够跟不同专业领域的团队进行交叉融合,在这种融合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和“以设计为驱动”,通过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整合,创造出对于社会有价值的产品、服务、系统、品牌,这是设计学的内核价值。


精彩问答


在本次讲座的最后,现场同学积极参与互动并提出几个问题,赵超老师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12.jpg
13.jpg


同学A:老师您好,我是上海美院公共艺术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关于公共艺术作品的评价方法。刚听完老师的演讲之后,我有这样一个问题:公共艺术和产品设计其实有个共性,最终都是回归到用户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去服务于人。我想用户体验其实是个非常好的视角来进行公共艺术作品的评价。那么在用户体验的方式方法上,产品设计领域已经使用得非常普遍,对于公共艺术来说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用于这种跨领域的作品评价?


赵超:我想公共艺术和产品设计这两个专业除了你刚才说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它们都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平台,这个平台需要多学科融合,即需要艺术和设计学科内部不同专业的融合,也需要跨领域多专业的融合,这样平台创新才能实现。

我们在中文的语境中讲的“跨学科”一词,在英文语境中包含多重意义,interdisciplinary是指在艺术设计的领域内部,例如雕塑创作、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不同专业间的交叉合作,叫做interdisciplinary的创新。

而Multidisciplinary是指不同学科之间实现大领域的交叉融合,例如设计跟医学之间的交叉协同创新,就是Multidisciplinary。

另外还有Transdisciplinary,是要通过对特定领域的知识体系创新,构建理论方法模型和工具,进而向其他领域进行跨学科的知识转换,为相关学科的创新服务。比如我们进行的老龄化设计研究所构建的设计创新理论模型,可以转移到医学领域,能够帮助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最终实现跨领域的知识转移,为不同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

再例如,清华美院是最早在工业设计学科下创建展览展示专业的,这个专业做了诸多博物馆的设计研究与实践,在此过程中,设计团队既要能够进行雕塑创作,又要能够进行声光电的场景创新应用,还要吸引不同观众的参与,要研究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什么样,从认知学的角度构建展览叙事方式等等,这个过程包含着视觉传达设计、信息交互设计、雕塑创作、产品道具设计,展陈影像设计等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创新。

大家需要反思设计的本体是什么,其专业的核心是什么,如果搞不清设计学科的核心,就只能照葫芦画瓢,无法实现举一反三的知识转移性的创新。


同学B:老师您好,听了您的讲座,我有这样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您谈到后疫情时代以及设计要紧跟产业发展,所以想问疫情结束之后哪些新兴产业比较有发展前景?


赵超:我尝试着从设计的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我想疫情之后,大健康产业将会得到新的飞跃式发展。前些年,比尔盖茨、马云等国内外的产业领袖就曾预言医疗健康产业将会是替代互联网产业的第5次产业浪潮,这应该是一个趋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需要放弃自身的优势,全面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事实上大多数产业难以进行颠覆性的变革,但可能从某一个新的维度上重新定义传统产业进行渐进性创新,比如传统的汽车产业注重机械性能,但未来则会更关注环保和健康。中国的企业在设计创新方面一定要有定力,因为创新研发需要有长时间的积淀,既不能一簇而就,更不能完全市场导向地随波逐流,什么挣钱做什么。中国的自主创新需要更多的兼具行业视野和创新定力的设计创新者和企业领导者。


14.jpg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25.jp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