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之桥——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释读》

2020-10-28

1.jpg
2.jpg


2020年10月28日上午,在位于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的南大楼,我们有幸邀请到李超老师主讲本次上美讲堂。作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2020年立项)的首席专家,李超老师本次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东西之桥——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释读》的讲座分享。


3.png
4.png

1994年李超为撰写《上海油画史》,专访周碧初先生。

李超专著《上海油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


李超老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学科带头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李超老师著述颇多,除著有《上海油画史》、《架上的缪斯》、《中国早期油画史》、《中国现代油画史》等,还主编有《中国油画研究系列》、《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系列》等作品。2009年李超老师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美术理论评论奖”,2018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海外收藏研究”(2018年立项)。


5.png
6.png

2006年李超在“海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英国学者苏立文交谈

李超专著《中国早期油画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南大楼位于静安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作为本次国家重大课题开题展览地,李超老师给在场同学介绍了早期中国翻译界人士是如何将西方美术翻译到中国。西方美术翻译到中国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将西方绘画的透视、解剖、明暗翻译到中国,因为中国绘画并不清楚解剖、透视是什么;第二类,是将中国的美术作品翻译出去,例如提出中国名画。最初的一批翻译者是无名者,但却为后人积累了重要文化积淀的基础,将西方的绘画翻译进来,把中国的名画翻译出去。面对西方的读者有时候也不是专业的情况,这一类翻译作品并不会太高深、太专业,往往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


7.png

海上山英居士《论画浅说》,线装本,是书以白话文系统介绍透视学、色彩学、构图法及素描、写生等西方绘画技法。岁次己卯,清光绪六年(1880年)申江清心书院刊。
汪洋洋《洋画指南》(附录图画教授法概要),线装本,教育图书社1918年4月发行。

《绘事浅说》卷一,线装本,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5年二版。


8.jpg


早期的艺术家都有这样一种抱负:要振兴中国的艺术,不是少数人研究艺术,而是全民美育。既要解决文盲的问题,也要解决美盲的问题,这样一来美育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艺术教育最终的宗旨,在当时艺术家来看就是一定要将艺术纳入到公共教育的范畴。例如刘海粟当年回国后踌躇满志、信心满满,要为中国的艺术振兴做点实事,于是编了一套《世界名画集》。本次文献展览中也展示了收藏的四本《世界名画集》中第二册,包括梵高、塞尚、马蒂斯。


9.png

刘海粟策展“中国绘画展览”,德国汉堡(Hamburg)画展图录,蔡元培作序,刘海粟作文。
德国柏林展览画册《中国现代名画》十六张,原函册,1934年1月发行。
刘海粟策展“现代中国名画展览” (巴城现代中国名画展览筹赈大会特刊),1940年 。


本次展览设置了十二个展柜,李超老师带领同学参观了一些老报纸上登的文献。李超老师认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艺术曾给世界带去一种全新的展览,这种展览有着中国艺术主体的特色、价值,这便是中国的黑白木刻。在抗战时期,木刻在中国民众中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影响力。最初将欧洲国家的木刻引进过来,再将中国的木刻版画推出出去,最终形成一种木刻交流。


10.jpg
11.jpg


冷战以后,西方世界对中国美术的了解也在不断调整,这一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艺术家既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例如艺术家蒋彝,他虽然长期生活在美国、英国、欧洲等国家,但他有个爱好是走到哪里就做日记,然后画到哪里。在《中国人自己描绘的社会和家庭中的中国人》这本书中,则试图向世界传递一种中国人的视角,解答为什么中国人会画出一种和西方绘画不一样的艺术。这一过程实际上让西方世界重新了解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审美世界。


12.png
13.png

Chang Yee,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Country Life, 1938. 蒋彝《伦敦画记》,哑行者系列第二部,1938年初版,1940年印刷。

M.VON BRANDT,DER CHINESE  wie er sich selbst sieht und schildert,Dietrich von Reimer, 1911.《中国人自己描绘的社会和家庭中的中国人》,82幅整页插图。


李超老师认为,学术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研究,比如研究20世纪以来有多少留学的艺术家。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史中,留学生起到了主体和骨干的作用,要掌握他们大量的文献,就要实地去调查。例如研究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田野调查便是不可少的。


14.png
15.png

留欧艺术家林风眠、吴冠中的相关留学档案文献。


李超老师指出艺术研究要做“有心人”,要去善于发现遍布身边的同类项,构建属于自己的“仓库”。何为同类项?李超老师谈到就像把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整理起来与外围文献产生联系,而不是随意地像萝卜青菜往篮子里一放。文献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对于文献一定要有一种建仓的认知,因为不建仓就无法做同类项,也就无法深入研究。


16.jpg
17.jpg


李超老师最后总结,整理艺术资源,目的不是为了从看不见到少数人看见,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让这些基本的元素、碎片化的文献,变成一种艺术资源和文化资本,让更多的人看见。要通过我们带动社会的资源不断地参与,让更多的国民,更多的学子了解到这是中国百年美术的精华、重要的文化遗产。


精彩问答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现场同学积极参与互动。


同学A:李老师您好,二十世纪初期留日、留法的艺术家很多,但是对于一线名家有什么样的界定呢?


18.jpg


李超:一线名家评判标准很简单:第一,他创作的体量要有一定的规模,包括他的著述或者创作。第二,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文化传承的体系。你说林风眠也好、徐悲鸿也好,多少学子是纳入到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第三,发表的著录量也很高,例如像徐悲鸿都是上千份的文献。

除了文化的传播与高产的创作量,再有就是师承关系的丰富性。大多数一些成名的画家都有非常广阔的交友圈、人脉圈,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单打独斗,一定是抱团取暖、共赢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所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的成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一定要有一个广阔的、有容乃大的胸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一定要“宽”,一定要容忍、宽容、理解朋友圈,大家都有个性,但是大家求同存异,这才是抱团取暖,不然这个“暖”能暖到几度呢?靠你自己能升温升到多少呢?所谓名家一定是有高度情怀的人,就是说他拿得起、放得下。

学习名家便是学这些名家的做人之道,做人要有大胸怀、大格局,不要为一些区区小事。远虑多一点,近忧少一点,人生活在世界上怎么可能没有忧虑、没有烦恼呢?这不正常,但是要区别哪些是远虑,哪些是近忧。


19.jpg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25.jp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