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的虚拟现实》
2020-12-07
2020年12月7日上午,保科丰巳教授再次做客上美讲堂,为同学们带来题为《200年前的虚拟现实》的学术前沿分享。保科丰巳教授四年前曾访问过波兰弗罗茨瓦夫市民族博物馆,以馆内现存唯一现存的拉茨瓦维采全景画为原型,目前在日本进行屋岛全景画创作。此次“上美讲堂”保科先生将在东京的工作室现场,对长40米、高6米的全景绘画馆创作进行解说。
保科丰巳在东京工作室
保科丰巳现为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热海山口美术馆馆长,曾担任东京艺术大学理事、副校长。保科先生早期作品受到日本“物派”艺术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前卫装置艺术,受到引起西方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后物派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关注自然与人类处境,其创作大量采用自然中的石、木、竹等天然素材,并在此中探究空间与身体感知的相互关系,同时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材料选择和形式表现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思考。其主要展览作品有先后在:1982年“第12届巴黎双年展”巴黎市立近代美术馆(1982年)、 1984年“日本当代美术展”瑞士国立博物馆、日内瓦美术馆(1984年)、 1986年“日本当代美术展”国立台北现代美术馆(1986年)、 2003年“第二届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2003年)、 2008年“国际新媒体双年展”中国北京(2008年;)、 2010年“环境与美术展”美国夏威夷大学美术馆(2010年;)、韩国2011年“釜山双年展”韩国(2011年;)、中国2014年“青岛中日韩雕塑展”(中国2014年;)、 2016年“RAIGHT OF DARKNESS”(中国南京,2016年;)、 2020年“粹展”日本东京(日本东京,2020年)等展览中展出。
虽然因为疫情缘故,保科老师一年来无法到访上海美院与同学们进行现场交流,但此次“上美讲堂”仍座无虚席,现场同学都十分期待跟随保科老师了解对日本文化及公共艺术有更深了解。本次讲座主题为“200年前的虚拟现实”,所围绕的时间段大致是1870年,欧洲文化传入到东方再到日本、中国,西方的油画技法几乎也是同一时代时期进入。油画作为一种技法、技术,最初在进入东方并没有视为很高的价值。尽管油画艺术虽然在欧洲15世纪左右的法兰克福油画便有了发展,但进入东方后在专业美术学校还并没有迅速开始出现,实际上,油画技法最先进入到全景绘画馆。
在谈到为什么要做全景观,尤其是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为什么何要去画这样一件在大家看起来非常古代传统、写实的作品时,保科丰巳教授解释道:“因为在当代艺术中,探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科学与艺术。讨论科学的时候要去溯源,在对最初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做溯源后,创作出了这样一幅作品。”
制作全景画(与自然的威胁作斗争)
保科丰巳老师认为,不管技术再怎么发展,用身体去感知作品的那种感受是无法舍弃的,这种切实感受十分重要。在波兰的布罗茨瓦夫,保科老师体验了全景画馆,它通过借助用油画与现实结合组成360度的全境空间,利用人眼睛的透视观察来实现全景。这是一种古代虚拟现实的艺术,也是一种公共艺术,在回到日本后,保科丰巳老师决心做这样一件作品。
18C波兰布罗茨瓦夫唯一幸存的全景Ratswavitzka民俗博物馆
Ratswavitzka民俗博物馆该建筑物呈360度圆形,直径30米,高18米,油画作品就在建筑物里面的墙壁上360度展示。日本早在1889年在东京艺术大学附近的上野也做过一个全景画馆,但并不是作为美术馆来使用,而是作为展览各种新鲜小物件,叫做“见世物”小屋。当时的见世物小屋设计得非常成功,它是一种动态的体验式视听设备,可将整个周围环境显示为连续的景观。
浅草见世物小屋 1860
在电影上映之前,“全景”是明治时代中期日本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如今,它已被广泛地被用作表达宽敞景观的词汇,但在那时,全日本都建立了永久性娱乐厅——“全景厅”,为人们提供了新颖的视觉体验。全景图是1787年在英国发明的,从19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广为流行,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奇观。该结构很简单,就像从中央查看平台在圆柱形视野中绘制的一系列图片一样,但是它巧妙地将前景中排列的全尺寸工件与远处视图中的图形连接起来。此外,它是一种空间装置,通过将观众的视线与地平线相匹配并调整光线的条件,可以有效利用视觉造成的幻觉,从而进而产生仿佛犹如被实际场景包围的模拟效果。
浅草全景图美术馆
从就绘画技术而言,透视不断地发展,最终运用到全景画中,再从全景画中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的电影。远近法就是透视,利用透视我们可以画出360度的全景绘画,让观赏者感觉身临其境。当观众在观景台上看画时,随着身体的360度移动,类似于不断转动的底片,此时并不是画在发生位置变化,而是人观赏的方式在变化。
全景绘画的创造者 五姓田義松
自画像13歳&自画像40歳1865年
五姓田義松1872年
日本最早画的油画的艺术家叫做五姓田義松,起初他只是一个画全景绘画馆的画匠。但在他画自己的家人等作品中,体现了一种古典主义风格。五姓田在画学画时以全景画馆为业,当时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实际还没有成立,于是他以全景画馆为业。
浅草公园
全景大厅中的大多数展品都描绘了战争。日本的第一个全景厅是于1897年开业的“上野全景厅”,展览描绘了在渤兴战争中的白川战役。
保科丰巳老师在创作全景画
目前正在建设创作的工作室生产现场,以保科丰巳老师四年前参观过的波兰布罗茨瓦夫唯一的全景Ratswavitska民间博物馆为原型,这是一个长度为40 m,高度为6 m的全景绘画厅的复制生产现场。全景大厅的结构是巧妙地将明亮空间中布置在前景中的全尺寸文物真实物品与远处的图纸背景绘画相融合连接,观景台的高度使观众的视点的眼睛与画面地平线对齐等高,并调整光线条件。有效利用视觉产生的错觉,因此,这是创造出一种虚拟现实空间设备,仿佛被真实场景包围的模拟效果,这种空间创意来源于可以有效利用视觉产生的错觉,并从19世纪初开始创造的全景画馆,一种仿佛被真实场景包围的模拟效果,并且可以产生欺骗性画面主要是受欢迎。它也是现代电影的原型设备。
全景绘画的一部分局部
将建造博物馆的矢屋岛是Genpei源平战役的战场
这幅全景画以此是根据这个故事为背景创作出的非常规观点而建造的的场面
两种股人类势力集团的力量之间的战斗被大自然的暴风雨全部歼灭在凶猛的大自然之前灭亡了,在晨曦和日出阴森恐怖的宁静中,一支支舰队从地平线上浮现。战斗在一场可怕的风暴中进行,两支被黑色汹涌的乌云吞噬的部队在一场自然风暴中被歼灭全军覆没。平家物语(吉田兼好)的非常规观点是人类的短暂性,即“各种行为不变诸行无常”,不能与时间的流逝背道而驰。
保科丰巳老师最后总结全景画馆所要体现的思想,与平家物语中想要表达的佛教无常思想是很接近的。艺术需要用身体去感知、动手去制作,这一过程很重要,否则便无法诞生创造力。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的时代就是要把不可思议的、不能理解的东西创造出来。
精彩问答
在互动阶段,现场同学向保科丰巳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
同学A:老师很注重传统和当代之间的联系,我想问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怎么样考虑传统呢?比如我们面对艺术本体的时候,艺术有传统,艺术也有自身的DNA,这两者的传统怎样处理?
保科丰巳:所谓的艺术,艺术这个词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是有了大学,有了大学以后,从大学里面出来的才出现了艺术这个词汇词。所以日本也好,中国也好,有了这样的艺术大学,然后里面就出现了艺术这个词汇。所谓艺术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也不过100年左右的历史,但以前就是一个匠人,这些匠人需要很强的、很高超的技术技法,而且这些技术都是保密的。
刚才的见世物小屋也就是这样子,拼命的去研究,研究那种迄今为止大家觉得很新鲜的东西来挣钱。所以这么说艺术岂不没有传统一说,所谓传统实际上就是以前的一种技术问题,所以我认为古代艺术的传统就是技术的传统。所以刚才平家物语里面也提到了“无常”的思想,就是时间在不断地流逝,人不会发生在同一件事情上面,所以同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只留下了技术。
如果说真有传统的话,那可能是语言,那些语言留存了下来,语言也算传统的一部分。日语也好、中文也好、英文也好,都是为了跟大家一起交流所发明的一种共通的语言,这可能跟传统是比较接近的吧。所谓记忆,记忆并不是传统,记忆可能在下一个瞬间突然就转变成崭新的东西了。那如果我们没有记忆的话,就跟刚才一样,没有所说的DNA一样,没有这个东西我们就没办法生活下去了,我们活在当下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所以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所谓传统的艺术可能就是历史的问题,实际上跟它更接近,艺术的传统可能跟历史相对更接近点。艺术确实是存在历史的,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传承。
同学B:美术教育在疫情之后有哪些新的探索?
保科丰巳:疫情之后这种在线教育特别多,但是艺术教育不能光靠这样的线上教学,一定要用身体,要自己去做。所以这种在线教育对艺术来说是很难的,因为艺术这种东西需要身体去感知,需要创造力的,如果光是这样子一个屏幕的话,是没办法去感知,没办法有新的创造力,所以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