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事理学的思维逻辑——“中国方案”中国设计践行的方向》

2020-12-18

1.jpg


2020年12月18日下午两点,柳冠中教授在上海美术学院为上美学子带来题为《设计事理学的思想逻辑——“中国方案”中国设计践行的方向》的学术分享。这是柳冠中教授作为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再次做客上美讲堂,现场学子座无虚席,纷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柳教授的到来。


2.png


柳冠中老师是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同时也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所长,中国光华龙腾奖委员会主席。柳教授参与了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的灯具设计、结构技术模具设计和施工安装设计;1991年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6年世界绿色组织颁发的“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2018年获得光华设计基金会“改革开放40年设计40人特别奖”。2019年《第十五届(2019)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他创立了“方式设计说”、“共生美学”、“事理学”、“产业创新”学说等理论,也在国际该专业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中国设计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3.jpg
4.jpg


本次讲座柳教授围绕“中国方案”与“设计事理学方法论”展开。柳教授谈到近四十年来设计在中国发展很快,上海作为“设计之都”对中国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对于中国特色的设计如何去做,这一点却不甚清晰。其实中国很早就有设计,只不过没有给它叫做“设计”,科技和商业远远晚于设计,人类最早为了谋生、为了生存,已经开始思考选择或者造工具,那时候没有科学、没有艺术,也没有商业,所以设计是人类一种固有的原始的初心。目的在于要改变周边的环境,要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


5.jpg


中国的设计是造物还是谋事?我们平时都在说造物,但从中国的词“事物”来看,事在先,物在后。“事”是逻辑上的先、时间上的先。设计与生俱来就是一个重新格式化,格式化我们的工具、产品,格式化我们的企业、产业,格式化我们的理念。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设想提出来付诸于计划来实施,这就是“设计”,设计实际上是解决当下的问题同时憧憬未来。


6.png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眼见为实吗?我们的眼睛不如老鹰,我们的鼻子不如狗,我们跑的不如狼快,那人强在哪了?是我们的感官吗?所以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第一种智慧我们谦虚地叫“科学”,第二种叫“艺术”。柳教授认为我们必须要获取知识背后的东西,即“知其所以然”,他将知识这一词拆分解读,认为只有“经验过去,预测未来”才能被称为知识。


7.png


观念即我们说的价值观。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设计谈的“爆品”、“痛点”,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经济效益的商业化产物,并非是设计所追求的。设计不是单纯的时尚流行。柳教授提出“事理学”,认为做事要有理有据,要有工具。在理解事理的同时明白了工具该如何定位,也就清楚了事理。


8.png


设计才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一种智慧。“设计”能在人类持续进化的过程中陶冶内在的潜能,同时改变已有的度量标准,创造未曾有过的生存方式。“设计”似乎总体现出对于事物的发展趋势,是超前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柳教授认为在校大学生最重要的在于培养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归纳能力和理解力,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表面的图纸、图面上好看,而是综合、融合、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9.png
10.jpg
11.jpg


柳教授总结了设计师的三条学习路径:一是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不相干的东西找出联系来;二是跨界,通过跨界交流督促自己学习知识;三是真正的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而非走马观花。今天的设计师是要有抽象思考的能力,不善于抽象思维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不能要求今天的设计师都能像达芬奇一样发明创造,但是做好设计就不能离开与其他专业人士的合作创新,也只有贴近生活,研究社会,才能把握时代脉搏。


12.png


他特别举例德国两百多年前的教育宣言: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知识和技能 ,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能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体现。


13.png


柳教授给在场的上美学子讲解了一个改变思维的捷径:在设计师的思考中少用名词,多用动词。因为名词多是用一个形容词来修饰它自身,不会改变自身的性质,例如藤椅、木椅、塑料椅子都是椅子,改变的只能是形状、体量、色泽这些表面的东西。这样的设计如同涂脂抹粉,只能是改良而不可能有创新。


14.png


动词会让我们考虑到谁在做动作,这便改变了设计的立场。将动词展开研究其状语,诸如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是我们真正需要接触到的,其背后的内容更值得我们去观察和思考,得出新的概念。


15.png


中国有句俗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这是中国人的认知论。我们现在出去旅游看山,这个像猴,那个像弥勒佛,都是凭感官去判断,看它像不像。最低层次是看山是山,但是研究者、分析者、科学家的研究对象已经不是山了,而是考察成因、地壳变动、石头岩石特点等等。


16.png


这就是我们说的,事理学讲的“超以向外,得其寰中”,真正的学问是在你的专业之外。技巧顶多是个熟练工、打工仔,要重新格式化就必须要研究事理,抓住事物的本质、抽象能力,看它背后的东西,所以中国人讲“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东西它的宗旨是不变的,一万年是这个,一万年以后还是这个,人的衣食住行用交流,这是永恒的。


17.png


对于“中国方案的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柳教授认为我们必须要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设计是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科技绝对不是目的,我们在追求目的的途中往往被手段俘虏了,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利益,所以中国真正的“传统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这一设计的伦理和哲学应该成为我们设计行业最坚实的道德基本线,设计不能仅仅跟随时尚、满足消费,要看到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need”,不是“want”。


18.jpg
19.jpg


精彩问答


在现场互动阶段,同学们向柳教授提出了几个问题。


20.jpg
21.jpg


同学A:会展设计专业毕业后只能做会展设计吗?


柳冠中:会展设计前十年、二十年没有,现在有了。会展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质是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目的是表示我们国家的理念,或者我们的纲领,或者我们的经济,或者我们的产品,或者我们的技术,会展只是一个手段,会展展出的内容才是目的:将我们国家各方面的信息传到外面去,传给老百姓、各行各业甚至世界上,所以肯定要发展。所以为什么不用名词“会展设计”“会展产业”,一定要做出动词,它的目标是要传递,传递出经济、文化、主张,时代不同,形式都要变,载体都必须要变,才能创新。可能我们在近十年、二十年的前辈提出过会展经济,那么再过二十年是什么?还是会展经济?不一定是了,肯定不是。那么是什么?在你们手中诞生,与时俱进,人类就这样。


同学B:柳老师您好,我是学建筑设计的。感觉现在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是很商业化的,例如房地产开发过程,就是因为有甲方的存在,因为他们要利润,所以反过来建筑师可能就会被压着走,给一个非常短的周期,就必须完成这个设计,然后要投入到市场。像商品房那种,风格是千篇一律的,这是一种“病态”的循环吗?想听听您的看法。


22.jpg


柳冠中:对,的确现状就是这样。建筑设计界无非是它的工作对象比搞产品的、搞服装的大一点,建筑是个最古老的专业,显得很了不起、很伟大,其实处境和其他设计师一样。因为任何一个东西都是三方面制约的,一个是投资者、一个是政府管理者,还有一个标准是用户,设计师便在这三者之间游离。以资本为中心的话,就必须听投资者的;以管理者,管理者必须考虑可持续的问题,考虑城市整个的发展问题;以用户,用户希望越大越好,希望容积率大、少花钱。设计师就要协调这个矛盾,所以设计师是很难的,建筑师遇到的矛盾更突出就是了。唯一的办法怎么办呢?要听你领导的,领导叫你这么干,或者甲方叫你这么干,你不干他就把单撤走,你挣不着钱,活不了了,那没办法,还得给他干。

就像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到了公司里面,公司领导叫我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干不行,不干就被炒鱿鱼了。但另外一点,你干的同时要拿出第二个方案来,也就你要有想法、要改变,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么你就少睡一个钟头、少玩一点,拿出你的想法来,这个想法可能很幼稚,但让甲方看了也好、让老板看了也好,不会觉得你这个人没事找事,毕竟任务完成不就完了嘛。你再拿出个方案来,你认为是理想的,但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三次这样,你的上级就慢慢知道这个人有点特点,而且这么做几次之后,你的水平、经验在增长,拿出的方案从原来脱离现实到慢慢靠点谱,再慢慢进步。虽然他们没有用你的方案,但是你的上级脑袋里已经有印象了,觉得这个设计师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就是完成任务的,他除了完成任务还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是能看到在往前走的。一旦这个产业或者企业要转型,你想他要重新组建队伍的话,你就是第一人选,一旦选了你,你就有了一个平台,你的平台就可以发挥你所积累的思考。

只有这个办法,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不会生下来就给你机会让你去发挥,不可能,都是争取来的,都是磨炼出来的,只有这个办法。


23.jpg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25.jp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