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转换”谈水墨人物画教学与实践》

2020-12-25

1.jpg


2020年12月25日下午,在上海美术学院418室,中央美术学院王晓辉教授做客上美讲堂,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传统与转换——谈水墨人物画教学与实践》的学术讲座。

王晓辉老师1963 年生于河北,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人物画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已出版《畅神—王晓辉中国山水艺术作品集》《心路历程—21 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家创作探究系列·王晓辉卷》《微水墨——现代水墨人物作品集》《大写意—传统古典写意人物作品集》《笔墨肖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课徒稿—线性素描》《中国画坛·六○一代—王晓辉》等二十余部著作。


2.png

王晓辉老师在示范写生


王老师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传统与转换”,实质上是其个人对于人物画教学感悟性的梳理。现代水墨人物画教学与发展由徐蒋体系而来,直面生活与现实、将写生与临摹相结合,以写生带创作,融汇中外艺术优长,是人物画专业一直禀持的教学理念。传统是底色、融合是成色、体现个性化的语言探索是其基本的艺术的特色。


3.jpg
4.jpg


本次讲座将围绕四个问题:

第一,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画学科中最年轻、甚至绝对年轻的专业,它与我们通常学习传统绘画里面的传统写意人物画(古典写意人物画),或者简称叫传统文人式的人物画是完全不相同的。

第二,中国人物画中的笔墨形式既没有传统中的那种程式化的经验,也不存在学科内的任何排他性的技术选项。

第三,人物画中的造型与表现是近百年融合的困扰与笔墨传达的现实,现在谈的现代人物画在百年之中遇到困惑,在困惑当中去纠结,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

第四,现有的人物画形态和文化语境的样态,到目前为止王老师认为仍然是不稳定的。人物画发展了100年,那么到了今天是画一个省略号,还是画个逗号,还是画个句号?


5.jpg


上面四种人物画的现状导致了我们需要直面这些问题,有且只有两种选择:放弃写实坚持水墨,传统水墨画也是一种创作;或者只画写实不画传统水墨人物,虽然不叫中国画确也可以坚持下去。王老师认为我们似乎总是在这样的问题中来回摇摆,无论是人物画的教学还是实践,常被学术界一些已经得到肯定、解决了的问题重新缠绕。比如素描问题、笔墨问题、写意问题、写实问题、叫中国画的概念还是叫水墨画的概念问题等等,乃至上升到审美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笔墨底线的问题。


6.jpg


素描——用造型说真话

用造型说真话是王老师对于素描的态度,他谈到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就是从素描开始接触、起步,一直没有放弃对素描的实践或者尝试,通过素描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对人物画的认识。


7.png


素描即造型。造型是面对生活形象并对之施予具象刻画,是现代人物造型的基础,传统不曾有过。自现代人物画产生以来,人物造型更体现出“融合”的特质。融合的艺术特性虽然自汉唐以来就有,但近百年来,是人物画走在中西融合的前沿。素描造型是融合的产物,其基础性包含了从观察到表现,体现出中西造型的优秀传统与内涵。素描是一份修养,与时代和个人情感密切相关。


8.png


素描是一种思考,它不仅仅是在做一个习惯性的、常规性的造型训练,实际上是在引领你进行造型的思考,进行中外造型史的比较与学习。如果在造型阶段没有思考,只是例行公事的话,与应试教育中高考生的水平差不了太多。王老师个人认为素描是态度问题,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我们通过素描的学习、思考,这一过程便在提高造型的修养,中国画里面的造型讲修养、讲品位,其实素描造型也是在讲绘画修养。造型修养的高与低,仍然和传统绘画里面的造型审美是一样、一致的,这一点并不矛盾。


9.jpg
10.jpg


临摹——意写作为传统

传统无处不在,艺术与传统的关系就如我们的血液与生命的关系。水墨人物的意写传统是绘画独有的审美方式,后学者可以直接取用的多是技艺层面的东西,对于技艺学习可以早学,更要博学,但不宜早熟。尊重传统的最好方式不是传承,而是发展。敬畏传统的方式是借鉴,是用来修养,思考水墨已经做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水墨还能怎么做。


11.png


王老师个人理解临摹传统是没有压力的,他谈到从自己的个人实践中,觉得人物画的临摹不应该是拓稿。现在很多山水专业,在临摹宋元山水的时候一定会拓稿,拓完稿之后再模拟比例,实际上从介入基础的时候就要形成表达的习惯。


12.png


如果说我们代表东方艺术价值的绝对值的话,那它优雅的美感是超乎寻常的,山水、花鸟,比如书法行草之间这种用笔的转化,是其他艺术几乎达不到的审美价值。


13.jpg


写生——不可复制的创作状态

写生作为专业基础,是提升对传统再认知的过程,是人物画教学的传统,是基础训练从传统笔墨学习转向现实应用、从素描造型转换到笔墨表达、从综合训练导向创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写生是面对陌生与未知的表达,写生作品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表情。写生不求完美,是一个只有开始没有终点的过程。


14.png


王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一直把写生作为是暂发性的过程,从写生开始,再慢慢回到自己。所有的写生都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标准的作业,也不是为了要多画写生。画得再多,如果没有梳理出来每个阶段的写生对自己的作用,那写生和古典传统、和当代新的传统之间是怎样一个传承关系,是怎样一个延续的脉络,便难以得出答案。


15.jpg


讲座最后,王教授总结道:人物画尽管有那么多问题,在原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之前又遇到新的问题,又遇到当代的问题,又遇到未来,又遇到图象化的问题。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没解决或者解决的还不好,或者说新的问题又要出现了我们就不去做。实际上都没关系,理论界会帮助我们做,我们做实践的就是要一步一步把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16.jpg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25.jp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