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当代艺术》

2021-05-31

613b08d5577f6.png
613b08da4ee8a.png


2021年5月31日,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上海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朱青生教授应“上美讲堂”的邀请,来到中华艺术宫现场开讲“上海与当代艺术”。朱青生教授在此次讲座中从抗战前的上海,2000年上海双年展,2012年以后上海艺术馆的发展,及未来上海的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四个方面来说明当代艺术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并提出在上海进行艺术教育,要以当代艺术作为基础,以新的人文精神作为指向,艺术创造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使上海在先锋探索上走到世界的前沿。此次讲座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中华艺术宫共同主办,吸引到了近百名学生及艺术爱好者到场观看。


613b08ef8a891.png
613b08f678643.png


朱青生教授首先介绍到,此次讲座主题为“上海与当代艺术”,而不是“上海当代艺术与上海”,因为上海在上世纪初便出现了当代艺术的萌芽。彼时的上海部分地区处于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在西方世界先后登场的印象派、先锋艺术、前卫艺术、当代艺术等概念,在上海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中国当时也有自己的实验艺术,例如1928年由田汉发起的南国艺术学院,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特殊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上海的当代艺术才真正开始起步,几十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探索。如今,由于巨大的人口和艺术体量,中国的当代艺术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在辉煌的古代艺术之后掀开了中国文化的崭新一页,而且正在对世界文明做出重要的贡献。


613b08fc8a27d.png
613b09060bdc3.png


到了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的举办标志着当代艺术在上海乃至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当代艺术展览是一种实验性的展览方式,拥有专门的策展人是当代艺术的特点之一。策展人决定了展览的问题意识,为展览的目标指明了方向。自此,上海双年展不断吸纳社会各界和专业领域各方观点,坚持自身对本展的专业定位与时代追求,延续至今。双年展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表现了中国人的责任心与创造力。朱青生教授指出,当代艺术的这种创造精神是洗刷我们内心耻辱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种创造精神才能帮助我们完成真正的伟大复兴。


613b0910d07e8.png
613b0916925b2.png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到了2012年前后,上海的艺术馆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开始在上海进行当代艺术创作。从当代艺术馆,到各种私营美术馆、博物馆,上海的当代艺术馆在数量和质量上渐渐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也极大地带动了全国的当代艺术发展。朱青生教授列举了一组数据以进行进一步说明,仅在2020年疫情肆虐还有近1700个当代艺术展,这个数量大于其他国家的此阶段当代艺术展览数量的总和。


613b091c5a7e3.png
613b09214c315.png


讲座的第四部分,朱青生教授认为上海必须要有一个真正的、当代的艺术教育机构。这个机构也许是一个艺术学院,也许是一个艺术中心,但是它总是面向未来开展艺术教育。且遵守,一是要对“为什么人”的问题有根本的信仰和思考;二是要以当代艺术为基础,而不被素描或平面设计等固定形式所限制;三是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让每一个艺术学习者能通过艺术工作来支撑自己的实际生活,介入社会的文化建设和创意产业,关心和参与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尽其所能发挥创造力,争取产生艺术成就并造就国际影响和历史贡献。他表示他作为上海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的所长,也将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理性化的教育机构,通过对当代艺术的打造,让上海成为人类精神的“吞吐港”,引导世界向未来前进。


613b0927cc345.png
613b092d9832d.png


在讲座结束后,朱青生教授回答了现场观众的一些问题。在面对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2019级郑淏文同学提出的“艺术管理专业应该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一问题时,朱青生教授回答到,今天的艺术管理已经超出了“管理”的范畴,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调动年轻人的创造力和艺术活力,为其提供便宜、方便和自由的可能性,留住宝贵的人才资源。最后,朱青生教授在与观众的沟通中总结到,未来的世界是虚拟的、人造的、技术的世界,世界将因为人类的付出而有所不同,人类也将扮演神一般的角色。艺术在如今已经不是在创造作品,而是在创造一个世界。


613b0935509cf.png
613b093b6bb93.png
613b0941e0fcc.png

朱老师与前来现场听讲并提问交流的中央美术学院同学合影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13b094931800.pn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