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博物馆展陈模式与美学理解
2021-09-10
“世界就是一个故事。”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 冯伟民
2021年9月10日下午两点,上美讲堂邀请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知名古生物学家,资深科普工作者冯伟民,为上美学子带来题为《变革中的博物馆展陈模式与美学理解》的主题讲座。
冯伟民老师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现任中国科协全国古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他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和博物馆展览与教育多年,主持过多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系列国家级专项研究,发表论文科普文章254篇,出版科普图书20部,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奖者)在内的省部院级别31个奖项。
建国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内博物馆以每两天建成一家的速度增长,截止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仅过去一年,全国各个博物馆推出的展览就有29000多个,接待观众5.4亿人次。种种迹象表明,博物馆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也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进来。这体现了如今博物馆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相关政策、指导意见正在将博物馆推向朝阳产业的舞台。博物馆作为拥有强劲生命力的文化主体,其重要形式便是展陈,展陈的设计奠定了博物馆持续发展的基础,好的展陈更能受到社会公众的欢迎,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应。
冯伟民老师将现阶段展陈设计面临的局面总结为“门槛高,起步晚,历史机遇好,实践机会多”。他谈到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在中国起步较晚,系统的理论还没有形成,国内目前也缺乏大师级的人物作为设计师们的风向标和模范,这促使中国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师们需要向邻近行业多方借鉴,在本行业内独立摸索、大胆创新。随着改革开放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国外先进的展陈设计理念与前沿发展也很快传入了国内,极大开阔了中国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国际视野。上海世博会打开了国人对于博物馆设计的眼界,我国展陈设计迅速赶上世界潮流。在当下历史的舞台,冯老师认为设计师们除了需要具备展示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艺术修养,才能高屋建瓴,把握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要领,将自己对设计主题的理解准确地转化为设计的形式语言。
随后,冯老师围绕现代博物馆的特征、展陈趋势、展陈新特点和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展开讲解。
现代博物馆有五大基本特征:非盈利性、服务性、公众性、实物性、直观性,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功能和形态要求。相对于过去的博物馆,现代博物馆在科研、教育、开放、公众交流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更为突出。近代科学的发展与博物馆有密切关系,因为博物馆丰富的标本、原始资料和各种器械、仪器使博物馆自然成了科学研究的中心。在教育方面,如今的展示教育内容多元,涉及科学、历史、文化等,更全面反映社会发展变迁,更丰富展现科学、文化与历史交融;展示教育形式多样,涉及新媒体、新技术等,更及时展现社会发展动态,更生动反映科学成果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展示教育对象不同,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如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网络、手机、物联网等新兴传媒已经和正在成为大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如今的博物馆展示正呈现出以人为中心、多元化思维表达、强社会关联性、启发性和探索式教育等发展趋势。从展览理念、表达方式、技术支撑等方面构建新技术时代的全新展览系统,旨在将博物馆展览发展成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及智慧化互动交流的空间。其中,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线性讲述转变为多线叙事;从刻板化的陈列方式转向故事化代入和启发性;展览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博物馆展览陈设也随着环境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从幕后移到台前,进行库房式展示。对于绝大多数公众来说,博物馆的“后台”工作一向充满着神秘、令人无限遐想。就藏品而言,一件文物的修复甚至会耗费好几年的时间,加之修复又是对专业性和细致程度要求极高的工作,修复完成的文物在观众看来可能只是变完整、变清晰了,实际上修复人员所付出的辛苦是展览前观众难以想象的。
梵高X蒙克:艺术的对话
梵高和蒙克的绘画中存在着某种隐秘的关联
另一方面,现代博物馆展览也尝试采用多媒体沉浸式体验,通过艺术化展示、跨界合作和多学科解读等方式来丰富展品的内涵表达,讲好展品的故事。“体验经济”的概念早在1998年就被引入商业界,并迅速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而将这一概念引入传统的博物馆界,则相对滞后了许多年。国内运用这种方式的博物馆,也大多局限于科技类场馆,其他类型博物馆则较为罕见。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席数字官斯瑞·斯瑞尼瓦桑曾说过:“未来的关键在于讲故事。”如何恰当地利用当下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展陈环境与展品达到高度的融合与统一,更好地为故事主题服务,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当今设计者们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针对展陈设计存在“展陈方式传统且单一,思想观念过于保守,展品信息化仅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体验性和应用场景”等问题,冯老师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原因。博物馆“千馆一面”,展览形式和展陈手段过于单一,展览主题缺乏新意。这是因为有些博物馆的展品虽相对较多,但展品关联性不强,展览故事性不足,导致展览内容单薄,缺少吸引力,不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教育者”模式仅是单向、线性的知识和信息传输,并未考虑观众的接受与否,也没有给予多种路径的选择,很难满足观众“我想知道”的需求。另一方面如果科普教育展只顾着追求系统性、专业性,则会因知识体系的重叠而无法吸引城市观众的兴趣,又因知识体系的繁复而无法吸引乡村观众的兴趣。
一场好的展览在前期要做好基础研究与总体规划,并在后期注重展示内容设计和展示方式设计。要意识到展览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实际上就是“导向问题”和“社会形象”。导向涉及到思想性、学术性和知识性问题,展览就是要输送一种价值观。当我们走进古生物博物馆,展馆展示的生命起源与演化,一方面传递了生命进化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传递了生命与自然或协同演化,或相互抗争的关系。社会形象则体现在如何吸引公众参与,博物馆的观赏性、趣味性和通俗性正是为这一“社会形象”服务。
讲座最后,冯伟民老师总结道:展陈设计需要美学的指导,各个学科,无论的数理化,还是新兴的人工智能都具有科学美的特性,都是展陈设计可以借鉴和引入的美学概念。因此,展览设计的美学基础须建立在对设计对象所属学科的美学理解,对于自然历史博物馆而言,则需要在标本美、证据美、逻辑美、故事美、原理美和哲理美上体现出博物馆展陈主题的大美。冯伟民指出,博物馆展陈设计理应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博物馆展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驱动力做出贡献。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