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气息,门槛——关于日常生活绘画创作

2021-10-22

1.jpg


艺术的门槛对我是一道横跨东西方艺术、

从传统到当代的彩虹,

我所做的只是从门槛到门槛的一次次新的叩门


2.jpg

3.jpg


2021年10月22日下午两点,中国美术学院焦小健老师做客上美讲堂,带来题为《场景,气息,门槛——关于日常生活绘画创作》的主题讲座。


4.jpg


焦小健,1956年出生安徽芜湖,197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9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中国美协第三、四届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获第七届和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展铜奖。1999年获香港亚洲文化协会ACC文化奖助金去纽约艺术教育考察。2003年至2006年曾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创作处处长。以后一直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从事本科、硕士、博士教学工作。


5.jpg
6.jpg


焦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绘画创作与日常状态的作用,研究观看者的吸收和给出,偶遇性和不可预测性。本次讲座的主题源自于焦老师三十多年对创作的思考,他注意到自己的作品以及个展、出版物都从绘画实践指向一个更为普遍性的问题:一个涉入西方文艺复兴至现代艺术史的人,居住在历史文化传统拥有远久别样的中国该怎么去创作当下,去对话世界?


7.png

左图:《手靠在椅子上的女肖像》

92x72cm 布面油画 1979年

右图:《红耳环》

111x108cm 布面丙烯 1988年


以日常生活绘画说场景、气息、门槛目的是说“观看”。今天的美术学习者习惯使用“写生”这一词,在焦老师看来,大部分人将“写生”理解为朝外看的,这是因为他们往往画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表达了自己从未感受的东西。


8.jpg

9.jpg10.png

《挚爱》

布面油画 180x150cm 1989年


“但是我的写生是朝内的,写生对我是如同呼吸般的生存需求,我会画熟悉的东西。画我关心的东西,而非一般走马观花采风不熟悉的生活面貌。所以我的写生中有‘选择’,有‘态度’。”焦老师从自己研究生阶段与著名作家陈平(三毛)的偶遇谈起,在两人的交谈中焦老师放弃了创作那些精心构思的伟大主题,转向“很近的东西”。“很近的东西”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存状态,就像人在呼吸时的状态,艺术家应该在生活的流淌中画画。


11.png

《书房——角落之一》

109×78cm 纸本 墨汁 1997年


写生要望出去,也要看回来。在欧洲二十世纪,写生和观察都强调“观看”,强调不仅要朝外看,还要朝内观,这与今天所提倡的采风写生只朝外看不同。这一时期的焦老师创作了大量身边的事物,企图从关注“现场性”中找到出口。


12.jpg

13.png

《法国的帽》

100×81cm 布面油画 1995年

14.png

左图:《老物》22×27cm 布面油画 1995年

右图:《莲蓬》45×53cm 布面油画 1995年


如果说场景是把风景的身体视为自己的身体,那么气息便纯粹是意识,所以是在有水气的地方,画有水气的画。焦老师将写生,半写生,凭记忆图片三种方式如何转换生活到绘画的创作关系称为不在场与在场的一种场景。


15.png

左图:《背影》 73×60cm 布面油画 1999年

右图:《眠》 130×76cm 布面油画 1999年

16.png

《繁花似锦-1》 146×336cm 布面油画 2017年

17.png

《繁花似锦-2》 146×336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借着自然草木,对写生对象进行新的表达也是一种创作思路。例如创作《繁花似锦》时,焦老师尝试将它想象成一种散文的形式,一种轻松、随意的形式。创作既在场景之内,又在场景之外。他介绍自己创作不仅通过视看,还有阅读,甚至是一首诗,历史故事,历史名画等,都可以成为一种气息的联想进而产生新的绘画创作。


18.jpg


气息促进无尽的想象力。即在创作中感受到,或者曾经意识到的内容重新回想起来。气息是游丝般的存在,弥漫在你阅读诗歌、文学、历史名画的无穷无尽的记忆里。气息和场景使得我们的眼睛不会停留在一个事物上,焦老师坦言自己画的很多景都是重新去体验的,而每一次的体验都跟最初不同。“之前的体验是对象性的,而如今的体验则是历史悠久的。”在新的历史布局里,艺术家的想法、意识都会发生改变,创作也会随之变化。


19.jpg
20.png

2012年《事物的眼睛》焦小健个展

(中国油画院)

21.png

2014年《被唤醒的风景》焦小健个展

(三清上)

22.png

2019年《眼睛那片蓝-相遇策兰》焦小健个展

(大屋顶美术馆)

24.png
25.png

2020年《谁的手指?指向哪里?》焦小健新作展

(人可艺术中心)

26.png

27.png

2021年《一千零一张》焦小健在地绘画项目

(寄存处)


焦老师认为,每个人的绘画过往就是其自身跨过去的一道门槛,创作就是在这个门槛向那个门槛一次次新的叩门。今年年初在上海乌鲁木齐路,焦老师举办了新的展览《一千零一张》,“一千”是过去,“零一”是新的开始。他回忆自己多年来的个展,认为跨过的门槛,是在不知不觉中向新的角度提升,而创作的目的回到场景中,就像回望镜中之像,感受气息就是闭上眼睛追踪内心留得住的东西,跨过门槛就是一次次的超越。


28.jpg



精彩问答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提出了问题。


29.jpg


同学A:焦老师你好。作为学生我在创作时喜欢画得稍微概括一点,但又感觉缺少细节,请问如何在细节和概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焦小健:我觉得你讲的细节和概括,实际上是一个形式处理问题,只要你自己表达的愿望里能够达到你想做的,那么两个都可以。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化,便没有什么可限制你。我没有办法回答你到底是细致好还是概括好,只要能达到最初的创作目的我觉得两个都行。


30.jpg


同学B:焦老师好,您之前提到在西方有像洛佩斯这样画画比较私人的创作者,我的关注点是他在创作时重视个人的感受,甚至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绘画,这在西方的绘画史中有没有一个确切的起源?


焦小健:你问得很好,如果关心这个话题的话,大家会想到欧洲二十世纪的现代绘画。在意图上现代艺术就是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就是会涉及到个人的存在替代过去普遍的存在,所以你会关心在艺术上表达私密的空间也能够沉浸的原因。私密的空间和集体环境的对立和时代有关,如果熟悉西方历史就会看到,在19世纪之前,包括艺术、科技、社会发展都以一个欣欣向荣、发现新世界、目标一致的方向在往前走。但一战和二战彻底摧毁了所有人的美梦,他们突然发现每个人都处在一个自己不知所措的世界里,在一个荒谬的世界里。这个时候个人的存在变成了唯一信赖的东西,所以一些欧洲画家随便画什么东西,哪怕画门口一个厕所间一道玻璃上的反光,都觉得是有价值的。他们在质疑过去西方从上帝一直到人类都在一种普遍的理想主义的环境里蓬勃发展的整体局势,他们认为这种趋势是空中的梦态。他们非常彷徨和绝望,这在欧洲人一批绘画里,会出现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式追求,达达艺术等等。所以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基本上不再有强调所谓理想主义的东西了。 


31.jpg


同学C:焦老师好,我注意到您近来的作品越来越多出现对话词语,好像对话也越来越多,对您个人来说这是因为大趋势导致的还是您自己感觉要往这方面转变?


焦小健:你观察很仔细。以前我如果要表达我前面说的历史解读,我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是一种可以自己选择的。但事实上,最终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保留下来,就是当你把这种困惑表达在画面上的时候,画面里呈现出一个连你自己都未必能解读到的东西。我觉得这样一种对话方式非常适合艺术家。作为一个画家来讲,你一定要坚持你所想的,你要明白你画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大家能完全理解到的,我觉得在这里的态度就是艺术的魅力。在艺术的角度你永远要找到自己心之所致的东西往前走,而不是照着规律往前走,规律性的东西都是一种普遍的。






关注我们,及时获取后续每场活动信息!

613b094931800.png





留言

留言

留言已提交

经审后可显示